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篇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3 7:20:4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900字。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的考测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我们将表达技巧从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特点三个角度来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 之  修辞手法篇(答案在全文最后)
Nanjingjiuzhong    fengyuan
(南京九中  冯渊)
【考点分析】
修辞手法的考测一般分两部分,即辨认修辞格和阐释表达效果(在习题里往往是这样呈现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在哪里等等)。我们先看最近三年高考题的例子: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重庆卷)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这一题的后一问涉及对修辞手法的指认,比较容易。——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早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安徽卷)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此题要求先指认,然后结合原诗分析表达效果。——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河南等)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此题要求先指认修辞格,然后对修辞的运用进行简单解说。——对偶。“芳草”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答题指导】先熟悉常见修辞的类型,了解修辞的目的是使表达更鲜明、生动。熟悉与各种修辞格对应的修辞效果。
【归类总结】
一、几种必须掌握的主要修辞格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如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里韦庄的《菩萨蛮》: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