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60个字。
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考
苏玲玲
摘要:当缤纷多姿的文本内容被衍化为千人一面,众口一腔时,当鲜活灵动的艺术形象被肢解定位时,当面对质疑问难“唯书是从”的习惯形成时,教育也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21世纪的现代教育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现代教育把个性化作为重要的出发点,重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智能潜力,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要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为只有富有个性化的充满创造力的生命,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大空间。因此,语文阅读教学更要珍惜学生个性化学习、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阅读教学 情感体验 个性化 开放阅读 创新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为使这一目标能通过语文教学过程来实现,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课堂上,要善于创设宽松的条件,多一些发现,少一些拘束;多一些欣赏,少一些否定,使学生不断凸现自我,让语文学习充盈着乐趣。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谈谈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重视文本情感受的外化和补白。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而对话的中心是每个学生个体。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正所谓“一个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文本中蕴含作家的单一情感受会外化成不同学生不同的情感表现,即情感外化。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在个性化阅读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朗读处理(停顿、重音等)可体现不同的情感感受。如《羚羊木雕》一文,其中有一处对话写母亲,“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学生对此句朗读处理各不相同。
学生1:“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他强调妈妈认为如此贵重的东西决不能送人,表现了妈妈强硬的态度。
学生2:“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他突出贵重的程度,说明妈妈非常看重这羚羊木雕。
学生3:“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他反映妈妈拆斥责女儿太轻率,自作主张,突出了妈妈的严厉。
三种朗读的处理形式,都表达了妈妈看重羚羊木雕而态度强硬固执的性格特点,显现出学生不同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