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390字。
高考复习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教学案
(简明篇)—教师版
一、考纲要求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的“简明”指能够删除冗余信息以及消除歧义;“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得体”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二、考纲说明
语言的简明,就是语言要简洁、明晰。简洁,反映了量的要求,就是语言要尽量可能少,不能重复累赘,不要说多余的话;明晰,反映了质的要求,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语言的连贯,就是上下衔接,前后呼应排列有序,语意贯通。语言的得体,是指在运用语言交际时要注意并适应各种语境条件。语言的简明、语言的得体有时单独考,有时合起来考。但不管怎么考,有两点是不变的,一是强调同社会生活的联系,命题所用的材料大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活语言”,二是偏重考查学生感受语言修改语言的能力。语言的连贯一直是高考的重头戏,年年都考,是考题中的重点之一。如2006年全国高考就有6省市考查,2005年有9省市考查。另外简明考查2006年有3省市,得体考查2006年有8省市。
三、简明
(一)、重点突破
1、简明,就是简要、明白。简要,就是用较少的文字,把主要的意思说出来,不重复,不啰嗦;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会令人费解或误解。概括起来说,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和可理解度。
现代社会里,一切工作,一切活动,都要求快节奏,高效率,运用语言也不例外。用语简明,就是达到运用语言高效率的一个基本条件。用语重复啰嗦,或者表达的意思不明白,都会影响表达效果。
例1:还有一种立体的会活动的图书,也很吸引人。它们的插图都是立体的。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马上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分析:这段文字说明的意思是,有一种立体的书能够活动。但是语言不够简明。“立体”的书和插图都是“立体的”,字面重复;“会活动”和“会站起来”,“吸引人”和“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意思重复;“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语言累赘。它可以修改如下:
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修改后的文字,语言简洁,意思也很明确。
2.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简明。
⑴.围绕中心,抓住要点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不过仅仅围绕中心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抓住要点。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
例2:这种笨重的汉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是由两名身强力壮的武士抬到宫庭里面去的。汉武帝把竹简一片一片地解下来看,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简牍文书“笨重”使用“不方便”。首句提出看法,接下去两句用两个事例说明这一看法。文字较简洁,意思很明确。最后一句是顺着第三句说下来的,并不全是说明“笨重”“不方便”的,因此应把它删去。
⑵.善于概括 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啰嗦。
⑶.避免重复 删除多余
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说过:尽量删除可有可无的文字。这是确保表达简明的又一方法。
例3:读下面的一则报道,本着语言文字要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
科学院举行①超对称性和超引力学术讨论会
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性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②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③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④“超对称性”和“超引力”是70年代在国际上才引入物理学中的新概念。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⑤对于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研究的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⑥学术讨论,⑦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