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00字。
高三语文复习激趣艺术初探
作者:qbxycforever
复习课一般被认为是最闷的课堂:讲台上老师讲得唾沫四飞,黑板上的板书写得密密麻麻,讲台下的学生练得天昏地暗。一节课结束后,师生双方都显得疲惫不堪。长此以往,效率其实并不高。许多语文教师认为,高三复习课是不需要激趣,不需要互动的,唯一的目的就是“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力争夺取高考的最终胜利。我却认为,恰当运用激趣艺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一、 让丰富的教师语言为课堂激趣
1、亲切性
上课铃声响起后,许多学生往往是玩兴未尽,极不情愿地回到座位上等待下一节到来的。如果此时教师的开场白永远是索然无味的“这节课我们复习的内容是……”往往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上课许久不少学生仍迟迟未进入上课角色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情景灵活处理开场白。譬如,教师内闹哄哄迟迟为安静下来时,教师不必强制命令学生马上安静下来,这样可能使气氛变得骤然紧张,加重学生的厌烦心理。可以省掉“老师好!”“同学们好!”的礼节,转身开始板书这节课要复习的内容要点,这样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回黑板上。等教室正式安静下来,便转身微笑对学生说:“看来,同学们今天的精神面貌不错,我相信同学们对这节课要复习的内容一定也掌握得不赖……”这样既节省了板书时间,避免了可能的说教罗嗦,又拉近了师生距离,促使他们迅速自觉地投身课堂学习。
教师语言的亲切性还体现在课堂的启发中,课后的辅导中,平常的交流中……语文教师以一颗温和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可以缓和他们因升学压力而绷得过紧的神经,是促进学生情商良好发展的有效途径。
2、幽默性
复习课讲究讲练结合。但不停的练与讲往往使得课堂气氛是十分沉闷。前二十分钟学生也许还能集中注意力,听得专心,练得认真,但时间一长,自制力不够强的同学就容易分神。这时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嘴皮子”优势,给学生“注射”一点“兴奋剂”。
如在评讲试卷中的默写题:“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时,针对不少同学错写“壁”“砯”“壑”的情况,老师指出“很多同学写‘壁’是‘多此一点’,写‘砯’却‘少此一点’,‘壑’字‘两点乱写’。”学生笑后自会加深对这三个字的印象,以后犯错的几率亦大大减少。
偶尔穿插幽默小故事,也是活跃气氛的一个重要方式。这在高一高二的语文课堂上随处可见,效果不错。到了高考复习阶段,不少语文教师为节省时间追求效率,倒舍弃了这一常见法宝。笔者认为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