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2张,简洁明了。附配套预习提纲及教案,约2876字。《前门情思大碗茶》见http://www.ht88.com/downinfo/7164.html
故都的秋 预习提纲
白山市抚松一中语文组 王灵芝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郁达夫及其作品,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2、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3、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4、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一、作者介绍: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在个人的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的文学。” 1931年9月18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 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散文《故都的秋》。
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
郁达夫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作
故都的秋 教案
白山市抚松一中语文组 王灵芝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品味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比来突出北国之秋的。
3.整体把握课文,进一步就个秋景片段继续品读文章。
4.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对秋景的把握。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逢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一口大碗茶……”
师:这首歌名叫《前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呢?对,北京。北京有很多东西都是独具特色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北京独具特色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