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70个字。
记叙文阅读解读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22中学季清
教育部关于《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我市近两年的中考语文考试内容有所变化,突破了“以本(课本基本篇目)为本”的命题范围,侧重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中考语文试题体现了人文色彩,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精神。考查内容更趋向学生对文本独特的阅读感受,即人与文本的对话。 阅读能力是中考的重要内容,而记叙文阅读又是中考语文试题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因为,一般来说,现代文阅读部分几乎都要考查到记叙文,即使从严格意义上说,有的选文是散文,或是小说,但试题也多是从记叙文的角度命制的。因此,明确记叙文的命题走向,分析其题型特点,进而把握复习的正确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记叙文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我们这里说的记叙文阅读,主要指小说阅读和散文阅读两大类。
关于阅读,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条款为:
1、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能整体感知所阅读的内容,归纳文章的要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感情。
3、能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4、能体会和理解重要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5、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指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6、能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地推断和想象。
7、能根据不同表达方式和体裁的特点阅读文章,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寓于表现力的语言。等共13条。因为我重点解读的是记叙文阅读,那么我联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7~9年级现代文阅读目标,可以看出;这13条可视为中考记叙文阅读考试目标的主干。另外再联系2007年阅读《被遗忘的稻草》考试说明中的《沉重的漂流》等两记叙文的命题内容,我从中读到了一下信息:
一、选材体现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体现人性美和感情色彩浓厚,选择这样的材料,学生在阅读、思考、答题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所以选择合适考试的内容,其标准应该是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之外(即具有健康的思想情感和优美的文字表达),还能够体现文化性和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