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参照,走出误区——2008年高考语文备考思路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4/5 20:10: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3740字。
  找准参照走出误区
  ——2008年高考语文备考思路
  北京特级教师梁捷
  一、找准参照,认识高考语文的本质
  1.参照之一:从2007年试题看高考语文发展趋势
  2.参照之二:新课程高考大纲及试题的启示
  新课程卷语文考试说明
  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卷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为单项选择题,均为必做题,共36分;第二卷为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四种题型,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共114分。
  试卷内容与赋分
  必做题为必考内容,共132分。
  其中:
  1.语言文字运用,8题,共27分。
  2.古代诗文阅读,6题,共30分。
  3.名句名篇,1题,共6分。
  4.现代文阅读,3题,共9分。
  5.作文,1题,共60分。
  选做题为选考内容,共18分,考生从以下两个阅读文本中任选一个文本作答。
  1.文学类文本阅读,4题,共18分。
  2.实用类文本阅读,4题,共18分。
  将2007年新课改语文考纲和2006年全国语文高考大纲相比有四点变化:
  1.考试能力。
  现在,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共有六个层级,其中新增加对考生探究能力考查,探讨疑点难点,鼓励考生有所发现和创新。
  2.考试内容。
  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即增加了选考部分。而必考部分则包含了原来考纲中的所有考点。考试内容上的变化主要还体现在两个方面:
  (1)  现代文阅读中明确规定考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这在以前从来没提过。
  (2)古诗文阅读以前是把古诗和文言文分开的,现在合并在一起考。但文言虚词仍然考18个,这和江苏的要求有所不同,江苏只考10个。
  3.语言文字。包括四项变化:
  (1)语音题,本来规定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现在变成了“识记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加了“常用字”三个字,范围缩小,要求也更明确。
  (2)字形题中把“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字字形”改成“识记并正确书写常用规范汉字的字形”,加了“常用规范”,要求也比原来具体。
  (3)修辞在原来八种的基础上加了“反复”这一修辞类型。
  (4)语言表达的要求中加了“准确鲜明生动”六个字,这也是原来没有的。
  4.写作。
  (1)在基础等级的最后一条明确规定“错别字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这一信息非常重要,以前是三个错别字才扣一分,说明对此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
  (2)在发展等级中,加了“论据充实、用词贴切”四个字。
  选考内容: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探究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研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2007宁夏高考阅读题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林冲见差拨(选自《水浒传会评本》第八回,有删节)
  14.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播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叶圣陶在四川(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删节)
  18、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8分)
  3.参照之三:教师的困惑
  ——必须有与学生共同探究的意识与有效措施
  困惑之一:在备考训练中,遇到答案中的“略”字。
  困惑之二:作文训练效率低,突破高分困难。
  困惑之三:基础知识题做得多,学生仍感没把握。
  困惑之四:文学作品阅读的主观题,很难讲清答案是怎么拟出来的。
  …………
  4.认识高考语文的本质
  知识——思维——文化——情感——个性
  (1)建立起两类知识的意识
  “这个时代要生存发展,它还是需要知识作为基础,需要知识作为毕生的生存条件。当然这个生存的意义不止于“谋生”的生存,它还在于生存得更加有精神的内涵,生存得更加有独立的人格。”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