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考对联复习专题材料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950字。
蓝溪中学2008高考对联复习专题材料
一、对联特点
1、上下联字数相等
对联是有上联和下联的,缺少其中之一,都不成为对联,这是定格。它还规定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否则不能相对。
对联字数相等的特点曾给聪明人反用过,有一副挽袁世凯联云:“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哀世凯”对以 “中国人民”是对不起的,作者正是借此说袁世凯因袁复辟帝制,扼杀共和,对不起中国人民,真是千古第一副字数不相等的奇联!
2、上下联词性相对
古人云:“实对实,虚对虚。”何谓实?现在说的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的词,按语法特征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六种;何谓虚?虚词一般不具有实在的意义,它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或句子的语气,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此外,方位词属于名词,颜色词属于形容词。我们今天对对子,应依照上述十一种词性来作对,就是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等。
3、内容相关或相反
对子的上联和下联虽无律诗那样严格的承接转折关系,却也不能随意拼凑和拉扯。如我们拼凑这么一联:“鹈鴂悲啼血;鸳鸯喜订盟。”论对仗平仄则工整成对,但上下联情调各异,中间没有任何联系,读了不知何意,不应认为是对联。又如:“电影院中看电影;图书馆里读图书。”对仗平仄很工,只是中间缺乏联系,也不能认作对联。
凡要成为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相关。所谓相关,就是上下联所写的内容、意境必须相互关联,同为一件事物的各方面,不能风马牛不相及。因此,我们作对联,必须依据应表达的思想内容,从各方面来形象和抒发思想感情。
至于内容相反,不应理解为一面是道贺,另一面是哀挽;一面是伤心流泪,另一面是开颜大笑,应理解为在思想内容相关的前提下,从反面、对立面的意境来描写,使得充分抒发思想感情。如1934年湖南一副讽刺地主豪绅联:“大老爷显圣:钱也收,米也收,肉也收,菜也收,受用无穷,享福不浅;小百姓何辜?干个死,累个死,急个死,饿个死,身家难保,有谁见怜?”这是以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利益尖锐对立的事实,展开思路,铺陈直写,堪称一针见血的佳联。
4、平仄相对
要注意两句话:上联仄起,下联平收。即上联末尾的字应为仄声,下联末尾的字应为平声。
二、解题技巧——“拆合法”
即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
如“扫千年旧习”,就可拆为“扫——千年——旧习”三段分别对之。我们一看就知“扫”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