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30字。
(作者:胡艳丽通讯地址:广州市芳村区鹤园中一巷二号门1408房邮政编码:510380
电子邮件:huyanliok@163.com 联系电话:13016006235)
审题——图表转换题的一把万能钥匙
所谓图表转换题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的一种题型。它是近年来高考语言表达题中出现频率越来越多的一种题型。据笔者统计,2004年广东卷第22题、2006年广东卷第20题,2007年山东卷第18题、2007年天津卷第24题、2007年辽宁卷第23题都考查了图表转换题。
图表转换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的有关内容、通过分析有关材料和数据、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将图表中包含的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因此,可以说,图表转换题的答案应来源于题目和材料。因此,审题便成了表文转换题的一把钥匙。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三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审题——把握题目的方向。
有的图表题往往对答题的方向有所限定,学生若是弄错了方向,所写的答案与所问的方
向就会南辕北辙,答非所问。
例: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试根据这个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时间分配 16个无意义音节回忆百分数 5段传纪文回忆百分数
立刻 4小时后 立刻 4小时后
全部时间诵读 35 15 35 16
1/5用于尝试回忆 50 26 37 19
2/5用于尝试回忆 54 28 41 25
3/5用于尝试回忆 57 37 42 26
4/5用于尝试回忆 74 48 42 26
从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识记规律,即
(20个字以内)
下面请看我班学生的两个答案:
答案(1):回忆无意义音节比传纪文好。
答案(2):无论是英语或语文,都离不开尝试回忆。
分析这两个答案,我们发现,它们都犯了一个共同的毛病,没有审清答题的方向。此题其实有两个方向应该把握:一是题干中的“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二是表格下的“从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过程中”,这就告诉我们,解答此题应从“尝试回忆的效果”和“纵向对比”两个方向作答,而不是从横向,也不是从无意义音节与传纪文的方向答,更没有必要把无意义音节换成“英语”、传纪文换成“语文”。可见,审题方向没把握好,答案便南辕北辙了。正确答案应为: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长,记忆效果越好。
二.审题——把握题目的关键。
有些图表题,在题干中包含了一些关键词语,考生在答题时,千万不能忽略这些词语,否则会出现片面的理解。
例: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新闻周刊》就新技术对年轻人成长影响的利与弊,分别征询与统计了全球65位经济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