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20个字。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
说明文考题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概括选文(或选文中某一段)的说明对象,把握其特点,或概括文章(或某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或找出中心句,或给文章拟个标题等。
(1)、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
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或加上一个能说明其特征的生动的题目.
(2)、怎样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应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从每段(或每层)中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例如(2006南京中考).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二、如何从文中提取有关信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说:“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并将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列入“精读的评价”要求中。信息的处理是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之一。对文本中言语信息的获取、筛选、概括、加工的过程。因此,在解答这些问题时,要做到:①从文本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要的言语信息;②合理地整理、组合信息,概括其要点;③能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三.分析某一关键词句的作用。考察题型如:具体分析某一代词指代的内容,
或分析某句的表达效果。
(回答关键词句的作用,关键是分析、理解这个词句前后的内容及语境,把握词语的含义)
如:巴西生物工程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发现,蝗虫在飞行时具有一种能躲避其它动物体的特殊功能,据介绍,科研人员正在根据蝗虫的这一特殊技能,着手研制开发车用行驶监视装置,以帮助减少公路上日益频繁的撞车事故。
.文中第三部分画线句中“这一特殊技能”是指怎样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