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命题特约专家猜题报告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6/1 22:55: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410字。2008年高考命题猜题报告
  ( 语文•简易版 )
  2008 年高考预测报告特约专家语文评审组
  前   言
  猜中一分,改变档次;猜中一题,改变命运;猜中十分,获得万金。全品高考网为了全国各地考生能够考出好成绩,在去年语文大面积猜中高考题的优势下,今年又集中了全国各地名师,拿出重金,激励各地名师大展奇才,各尽其能,为各地考生准备了充足而完备的各种题型,敬请各地考生放心选用,为您的高考锦上添花。
  有人说,猜题能猜中吗?我说肯定能,因为事物都有规律性,抓住了规律就能做到登堂入室;做任何事都有捷径,找到了捷径就能事半功倍。参加全品高考网猜题的各位名师都是各地的语文教学专家。这些专家,都是有多年高三经验的老教师,身经百战,深通高考三昧;这些专家,长期潜心于一个专题,对高考的题型了如指掌;这些专家,文化视野非常开阔,围绕高考的焦点,在语文的广阔天地中神游,在生活万象的缤纷中送目,在人生哲理的烛照中凝思,然后“万取一收”,将有价值的材料凝聚于高考出题人的焦点之上,从而迸发出令人炫目的殊光异彩,肯定能给考生带来启迪;这些专家,都有相当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并且曾经展示成熟的猜题技巧。这里有连年猜中高考作文的语文名师,由去年获得猜题奖金的语文专家,故而十四万字的猜题中,字音字形,词语辨析,熟语使用,病句标点,诗歌文言,阅读分析,作文指导,应有尽有,曲尽其妙,这些猜题,均有“机智”的构思。高考猜题要想猜中,要想脱颖而出,非得有个性、有创造性不可。这些猜题,都体现了一种思维考查,考查学生的思维将是今年各省市高考的重点,我们的很多选题就紧紧扣住了这些规律。我们在“好”中选“好”时,主要着眼于猜题有没有一点令人眼睛一亮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一定很大、很重,常常是轻轻一瞥,即如电击石开,迅速揭示出社会的深层意蕴。
  今年的猜题,我们于三百多套题中只选了以下精华,挂一漏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结局怎样, 2008 年 6 月 10 日大家会微笑着来看待它的。
  【关键词】  2008 年考纲解读   命题回顾与趋势预测   题型预测   原创猜题   应试技巧
  注:由于(简易版)篇幅限制,只展示了(完整版)部分内容,其中大部分内容省略,用“……”表示或只列出标题。
  第一模块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一部分   命题回顾与趋势预测
  一、考纲解读
  (一)全国卷
  2008 年和 2007 年相比,此部分的变化有两处:
  第一处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中删掉了“常用字”的限制条件,这意味着这两个考点的考试范围会略有扩大,考试难度会略有增加。
  第二处是“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这个考点的变化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2008 年考纲增加了准确、鲜明、生动 3 个词语,这是今年全国卷考点 4 个变化中最具实质性变化的表述,也体现了今年考纲的变中求新。
  (二)课标卷
  2008 年课标卷的考试大纲明确要求: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需要注意的是,课标卷考纲与全国卷考纲的不同之处有五:
  第一处是总体的概括要求不同,新课标明确为“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在表述上更加突出了文字“运用”的能力要求,但仍然是包括识记和表达应用两个能力层面。第二处是字音之前仍然有“常用字”的修饰,第三处是字形之前有“正确书写”和“常用”的限制。第四处是修辞中有“反复”这一修辞格的考查,第五处是“表达应用”的级别表述不同,但均是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的本质要求。
  二、命题回顾
  (一)语言知识命题回顾
  1 .字音考查
  2 .字形考查
  3 .标点考查
  4 .词语(包括熟语)考查。
  5 .病句考查
  (二)语言表达命题回顾
  语言运用与表达题,称为高考语文“试验田”,试题的变化往往体现在这一部分中。语言表达技能部分的考查题型、样式近几年有很大变化,呈开放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创新局面。其共性都在于注重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考题正走向生活化、口语化、实用化。试题运用的材料多来自现实,多与中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为人处事密切相关,试题材料所表达的话题也是来自现实生活的,而不是与现实生活脱离的。
  2007 年 18 套试题“语言表达”模块可谓活力四射, 18 套高考试题的“语言表达”,有侧重于仿写组句,有注重压缩,有钟情变化,有热衷漫画,有侧重图表,有聚焦体验,有立足解说:绚丽多彩,不一而足,令人目不暇给。如全国卷 I 考查病句、仿写,北京卷则考查“排序”“提取信息”“解说词”,山东则考查了“排序”“情景创设”“图表”等。这一部分的试题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如浙江卷“辩论词”,湖北卷拟写“对联”“分析人物形象”“仿写诗句”,四川卷漫画“大扫除”及“口语交际”等,既尊重学生心理及成长,又体现出某种创新意识,符合考试选拔要求,体现时代特点,确实是好题。另外,保持了“对话参与,体验个性”的特色,如四川卷写“阳光与树叶”的对话;天津卷“五一”黄金旅游周,安徽卷拟写“人物传记”等。
  三、趋势预测
  “知识应用”的命题将延续 2007 年格局与趋势,略有调整。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下,体现出一种真正的“贴近”,贴近学生“视界”中“生活”的“真实”,“贴近”不是“套用”,而是源于生活,“贴近”是指与生活同步并从生活中提取。在“成熟稳定”基调同时,体现出“别是一家”的“独特”。全国卷持重大度,雍容华贵,版块清晰,重点突出;地方卷则千帆竞发,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课标卷更承担起了底定河山,引领潮流的重任。
  “语言表达运用”的命题明显具有“高端”与“草根”特色。“高端”是指对生活的高度敏感及响应;而“草根”则对平民生活的聚焦与反映,这一特色将在 2007 年高考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强化。在原有“新题型”“点评”“图表”“提示语”“劝阻词”之外,“拟写申明、声明”“写致歉信”“网友跟帖”“对话场景”类都有可能闪亮登场。
  四、临考指导
  语言知识版块的命题较为稳定,只要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稳打稳扎,注重积累的有效性,侧重训练自己的题感,应该能取得较为理想的命中率。下面重点谈一下语言运用表达部分的备考。
  语言运用表达题有很强的区分度,要想高考语文获得好成绩,这类题要尽量少丢分。在后期的备考中,加强审题训练极其重要。从战术上来说,要拿准“死”的,练好“活”的,关注“新”的。
  语言表达运用题几乎年年出新,但有一条始终不变,那就是: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时代密切相关。如 2007 的 17 套高考试卷中,就出现了 4 套以奥运会为题材的考题,还有南水北调、“五一”黄金周旅游、撤销全国牙防组、基因工程、十大公众人物、中国艺术节、产业部门垄断、磁悬浮列车等热点。鉴于此,在备考时应关注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高考语言运用题重在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人文素养、生活阅历和阅读积累。近两年的高考语言运用题主要强调内容的人文实用性,注重题目的生活情景化,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
  第二部分   题型预测
  一、客观题型预测
  考点 1  字音
  【预测试题 1 】( 2008 年全国卷预测题型)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围剿.   侥.幸   角.色   矫.枉过正
  B .拂拭.   嗜.好   卜筮.   恃.才傲物
  C .绚.烂   殉.职   徇.私   瘦骨嶙峋.
  D .宾.客   嫔.妃   濒.危   五彩缤.纷
  【答案】 B
  【解析】 A .“剿”“幸”“矫”均读 ji ǎ o ,此处“角”读 ju é。 C .“殉”“徇”读  x ù n ,“峋”读 x ú n ,“绚”读 xu à n 。 D .“宾”“缤”“濒”读 b ī n  ,“嫔”读 p ī n 。
  考点 2  字形
  【预测试题 1 】( 2008 年全国卷预测题型)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辨别   筹码   颠簸   秣马厉兵
  B .忽略   题词   肄业   优哉悠哉
  C .联手   召唤   惆怅   屈意逢迎
  D .伏法   寂寥   任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