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960字。
议论文写作20讲及练习(1--5)
一、审清题意,确立论点
正确地理解题意,把握题目的要求,明确其议论对象和内容,确定文章的写法,是写好议论文的首要步骤。因为题意和要求不审清,写作时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会偏题,甚至文不对题。
审题的关键在于认真的分析和仔细的思考。欲快先慢,不要提起笔来就写。如果是命题作文,应从题目的语言及其结构上作分析推敲,抓住关键词语,领会其喻意或寓意。例如《大事作于细》这个题目,可抓住“大”与“细”,分析其辩证关系:“大”由“细”积累而成,积累“细”可由小变“大”,从而明确“要成就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的道理。这应是立论的重点。再深入体味一下,还可以阐发这样的观点:伟大的成就寓于平凡之久.不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空想有所成就,只会一事无成。
如果是给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则要对所提供的材料认真阅读或观察,弄清其含意,然后根据附加的其他写作要求,或论说感受,或发生联想,或批驳错讹,从而确定文章的观点。例如,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材料:“徐霞客游嵩山,打听下山的道路,有人告诉他只有两条:一条是平坦大路,易走。一条是险峻小道,难行。徐霞育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在陡坡丛莽中艰苦地走了十余平才到达平地。经历了这一番艰险,徐霞客十分感慨:“人家说嵩山没有什么可游,正是因为他没有看到险峻之处。”这里,平坦的大路与险峻的小道有着比喻意义,从徐霞客的言行中可以领悟出“敢于同困难作斗争,才能享受奋斗的欢乐,尝到成功的甜果”的道理,可以《知难而进》为题。
【训练题】
1.对《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个作文题,有这样几种理解:
(1)为了用时方便,平时要多准备点书:
(2)书是知识的源泉,所以我们要爱护书,用好书;
(3)平时要多读书,读好书,运用时才得心应手,不至于后悔莫及。
你认为哪一种理解比较切合题目要求?简述理由。
2.比较下列三个作文题,说明它们的立论重点有何不同。
(1)勤能补拙(2)从“水滴石穿”说起。
(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对《小议“净友”》这个作文题,审题时应抓哪一个关键词?从这个关键词,你觉得应讲些什么道理?
4.说说下面这个作文题的比喻意义,简述你要确立的中心论点:
《建造成功的金字塔》
5.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有这样的名言:“一个人就好象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愈小。”
理解这句话,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6.有人说,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理解其含义,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看法。
7.仔细观察第四页的画面,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幅漫画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然后写一篇议论文,说说自己看了这幅漫画的感受。
【提示】
1.(3)较切合题目要求;关键在于对“方恨少”的理解,“方恨少”是悔恨当初读的书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