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330字。
目 录
1、作文有秘诀吗?
2、当真没有可写的吗?
3、怎样观察效果好?
4、词儿多就是好作文吗?
5、作文越长越好吗?
6、作文怎样才能写得简短一些?
7、作文可以自己编吗?
8、书读的多,作文为什么还写不好?
9、作文可以模仿吗?
10、背词典记词是好办法吗?
11、作文为什么要多练?
12、怎样写日记?
13、为什么要进行口语训练?
14、作文怎样才能不走题?
15、作文怎样才能写得又快又好?
16、为什么要自己动手改作文?
17、怎样发现作文的问题?
18、怎样消灭错别字?
19、作文的标点符号是可有可无的吗?
20、学习语法修辞对学作文有用吗?
1、作文有秘诀吗?
一位少年朋友给我来信,提出一个问题。他写道:每次作文发下来,看着那些不好的成绩,我真发愁。难呀,如果有枝神笔该多好呵!也许是我没有找到作文的秘诀吧,您说作文有秘诀吗?我应当怎样努力,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呢?
大概凡是苦干作文写不好的少年朋友,都曾有过这种想法吧?写信的同学讲到神笔,这使我想起了一个传说:
南朝有个叫江淹的人,梦见有人送给他一枝五色笔,说是一枝神笔。从此,江淹写起诗来“文藻日新”,渐渐有了名气。后来,他又做了一个梦, 梦见那个送笔的人走来,对他说道:“我那枝笔,放在你这里多年,现在该还给我了。”江淹从怀里取出五色笔,还给他。从此以后,江淹写的诗,便“绝无佳句”了。
这个故事说明,写文章不能靠神笔抖威风,没有把文章写好的真本事, 一旦神笔被拿走,就会落得个“江郎才尽”的下场。其实,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神笔,江淹的五色笔,不过是个神奇的传说罢了。
今天,当真去追求神笔的人,是不会有的,那个给我写信的同学也只是讲了他的一种想象而已。但是,指望作文有什么秘诀的,确有人在,在少年朋友中恐怕还不是少数哩。
那么,作文有秘诀吗?
鲁迅先生曾针对有人想找作文的秘诀,幽默地讲过这样一段话:“创作是并没有什么秘决,能够交头接耳,一句话就传授给别一个的,倘不然,只要有这秘诀,就真可以登广告,收学费,开一个三天包成文豪学校了。以中国之大,或许也许会有罢,但是,这其实是骗子。”这里,鲁迅先生讲得十分明确,作文没有秘诀,可偏偏有些同学还在一个劲儿地“创秘诀”:他们拿来一本作文知识讲话,不去理解它的精神,而是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以为得到了作文的金钥匙;作文的时候,七拼八凑,东摘西抄,以为掌握了作文的窍门:“天下文章一大抄”;考作文之前,背几篇人家的好作文,到考场上来一个改头换面,偷梁换柱,以为这是写好作文的捷径。这种种的所谓秘诀,是决不可能提高写作能力的。
作文没有秘诀,那么,怎么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呢?
还是鲁迅先生说得好:“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我理解,鲁迅先生说的“多看”,就是对生活中的事物要仔细观察,多看看;同时,还要多读书,多看报。鲁迅先生讲的“练习”,指的是勤动笔, 经常进行写作训练。这个细观察、多读书、勤动笔,就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办法。
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写了一部巨著《徐霞客游记》。这部书,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而且在文学史上也称得上是一颗明珠。徐霞客曾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游历了北到河北,南至广东,西抵云南,东止大海的广大地域。他对我国名川大泽、崇山峻岭进行了实际的观察和研究。这部游记就是他考察的记录。试想,如果徐霞客一生呆在屋子里,怎能写出这部广为流传、被人称为“古今纪游第一”的不朽著作呢?
一千七百年前,建安时期有一个很负盛名的诗人叫曹植,据说他哥哥曹丕曾限令他七步之内做一首诗,写不出来就要把他杀掉。曹植从容不迫,还没有走完七步,就做好了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曹植用这首诗愤怒而痛心地批评了哥哥曹丕的凶狠。曹植为什么能有这样惊人敏捷的文思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多读书。曹植的博览群书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还在十几岁的时候,他就诵读了数十万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