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170字。
培养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
“习惯”,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这句话包含了“习惯”的几个特征:第一,它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靠后天养成;第二,它不能在短时间内养成,而是靠长期培养;第三,它既包括外在的行为,也包括内在的心理,既可用于个人,也可用于社会;第四,它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它与“方法”可说是孪生姐妹,虽然互为“另外一个”,但也有不少相同之处。有些“方法”,由于经常使用,时间一长,就会变成“习惯”,所以有的“习惯”,本身也就包含有“方法”的因素。比如记笔记原本是听课的一种方法,但如果长期地反复地使用,以至一上课,就会很自然地拿出笔记本来记,于是记笔记就成了一种习惯。但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方法”具有临时性、易变性的特点。例如这一次读书使用了这种方法,下一次读书可能换了另一种方法。而“习惯”,则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方法”侧重从“技巧”、“门路”的角度说,“习惯”则侧重从“行为”、“倾向”的角度说。一个人吃饭有吃饭的习惯,睡觉有睡觉的习惯,说话有说话的习惯,走路有走路的习惯;同理,学习也会有学习的习惯。当然,像吃饭、睡觉、说话、走路等生活习惯对人生、事业可能不会有很直接的影响;但是,学习习惯则不同,它的好坏,对人生、事业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上有句名言,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的是老师传授给学生知识不如传授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这里强调了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而实际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更为重要。因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为了长期地、稳定地使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是搞好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习,“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高中语文学习习惯的问题作一次探讨。
一培养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的意义
要懂得培养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的意义,首先就要懂得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那么,高中语文学习有什么特点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
首先,从纵向的角度说。
和初中相比,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之一是知识量加大,知识面加宽。同样是一册书,供一个学期学习的,高中比初中的要厚多了;同样是一个单元,高中比初中的也长多了。它能使你眼界开阔,见闻丰富;但同时也会让你觉得任务繁重,非憋足劲来学不可。
和初中相比,特点之二是知识程度加深,知识难度加大。例如,同样是记叙文写作,初中只是要求简单的记叙,而高中则要求复杂的记叙;同样是议论文写作,初中还只是处于入门阶段,初步懂得一些写法即可,而高中则对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提出了较严格的要求。阅读方面,如果说初中还只是要求懂得“是什么”的话,那么到了高中,还要求进一步懂得“为什么”。比如,在初中阶段,除了字、词等基础知识之外,一篇文章写了什么,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把这些弄清楚了,也就可以说基本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是在高中,还必须进一步弄清楚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一些方法去写。通过高中的学习,你会在知识的殿堂里往深处再进一层,获取更值钱的珍宝;但同时也会使你觉得要求更高了,学起来更难了。
和初中相比,特点之三是思维水平由经验型逐渐向理论型发展。初中阶段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属经验型,仍需要得到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而到了高中,必须逐渐摆脱对感性材料的依赖,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均得到更多的发展,运用理论作为指导的抽象思维活动大大活跃起来。它会使你的思维更趋严密,并带上点理论色彩,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但同时也会让你感到头脑必须比以前更复杂一些,心中的问号也必须比以前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