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760字。
压缩语段复习总结
高小龙
研习考纲重难点
【导语】语段即相对独立的具有完整意思的—段话。说话人(或作者)在主要事件之外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多种修辞手段使语言繁复,从而达到具体、详尽、生动形象的目的。而压缩就是删繁就简,去粗存精,提取其主要意思,在语意明确的前提下使语言更加简练精省。压缩语段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压缩语段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
语段压缩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而不同表达方式构成的语段,其主要信息的特点不一样,测试的形式也不尽相同。
一、给语段中的概念下定义
下定义,既是对相关内容的高度概括,又要符合格式上的要求。在内容上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形式上要注意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在一个大的概念中,再加上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的限制。
例如:阅读下面的短文,给“禽流感”下一个定义。
禽流感究竟是什么?通俗地说,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1997年5月,香港一名三岁男童体内分离出一株甲型流感病毒,8月确诊为全球首例由A型(H5NI)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间病例。当年,香港共发生18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6例。这也首次证实了H5NI病毒能感染人类,并有很高的致死率。
解题时要遵循下列步骤:
⑴明确概念,掌握形式
下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就是把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揭示出来。表达一般用“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种概念)”的形式。
⑵分析材料,确定属概念
考试中通常一般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详细完整的信息材料,里面包含一个确切的信息术语,而与信息术语相关的信息,都在材料中。下定义时,首先需要在提供的的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即属概念。如果提供的材料中没有恰当、现成的属概念,就需要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确定属概念。
仔细阅读材料后,不难发现“传染病”是“禽流感”的属概念,这样第①句成为整合后全句的框架,其他3句是它的修饰限制成分,即“禽类……的传染病叫做禽流感。”或“禽流感是禽类…的传染病。”
⑶筛选信息,分析种差
所谓“种差”是不同于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是种概念在这个邻近的属概念下面同其他并列的种概念之间的本质差别。这一步骤中,既要准确筛选语段中的关键信息,保证重点不缺失,又要归纳相同信息,删除重复或冗余信息,保证语句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