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俗语错别字例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5/14 14:32: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请找出下列各条俗语中的错别字 
1.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9.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2. 春焐秋冻         10.买卖不成人意在
3. 丰年要当欠年过      11.识世务者为俊杰   
4.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12.响鼓还得重锤敲 
5.击人成祸,击石成火    13.怨有头,债有主  
6.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14.斗大的字不识一担
7.君子一言,四马难追    15.人正不怕影邪 
8.老将出马,一个顶两 

解析 :    
1.“淹”改为“掩”。“水来土掩”的意思,是“用泥土来堵塞洪水”而不是“让洪水来淹没土地”。
2.“焐”改为“捂”。“捂”的意思是,遮盖住或封闭起来,这里指多穿衣服,使身体暖和;“春捂”是说“春天要捂,不要过早脱掉棉衣”。
3.“欠”改为“歉”。“歉”是“收成不好”的意思。
4.“失”改为“时”。本条意思是:机会不能失掉;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说明机会难得,不能错过。本条俗语分号前后两个短语在词法上是并列关系,如果把“时”错写成“失”,就变成了承接关系,语意也显得单薄。
5.“击”改为“激”。激人:指用语言刺激人,使人感情冲动。激石:敲击石头。本条意思是:激人能引起灾祸;激石能引起火来。如果把“激人”理解成“打击人”就错了。
6.“杆”改为“竿”。“杆”与“竿”的词义有很大的差别,“杆”是指较小的圆木条或象木条的东西(指作为器物的把儿的),“竿”是指竹竿,竹子的主干,竹棍。“百尺竿头”是指百尺高的竹竿子,佛教用来比喻修行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