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学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0/28 9:43: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10个字。
  《背影》学案
  【请学新课】
  亲爱的同学,当提到父爱或母爱之时,你的脑海里是否闪现出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面?是否能描画出来?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诗中母亲为儿子一针一线,细细密密缝补衣服的镜头,表现出母爱的细密绵长、深沉博大。这个镜头成为耸立在人们心目中的母爱的丰碑。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触、质朴的语言,为我们描写了一位在逆境中仍爱心拳拳的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的蹒跚而伟岸、笨拙但坚韧的顶天立地的背影,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个镜头则堪称是慈父的不朽雕塑。
  【学习目标】
  1、了解朱自清的生平,了解本文写作背景。识记以下字词:“踌躇、狼藉、惨淡、迂、蹒跚、颓唐、触目伤怀、琐屑”。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3、学习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
  【整体感知】   
  1、浏览全文,你认为这篇文章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仔细想一想,以“背影”作为课文题目有什么作用?
  3、你能否发现文章中一共几次写到背影?分别有什么作用?其中写得最详细的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见到的?
  4、课文中对于“我”面对父亲的“背影”,“泪很快地流下来”写得很详细,那么,“我”流泪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1、主要写出“那年冬天”,“我”南返奔丧目睹家中惨淡光景,丧事既毕与父亲一起去南京,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情,还有我对父亲的眷恋。
  2、“背影”既是全文的写作线索,又是文章题旨由以集中反映的所在。
  3、“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四次。第一次在第一节,第二、三次在第六节,第四次在第七节。一写“背影”,回念旧事,直抒胸臆,落笔点题;二写“背影”亲子之爱,情真意深,笔触主题;三写“背影”离情别绪,催人泪下,加深印象;四写“背影”追忆往事,寄托思念,首尾呼应。最为详细的描写是父亲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背影,着重描绘了他过铁道的情景,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亲见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关怀和体贴的情状;
  4、一般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父亲的感激: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却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
  ②对父亲的理解:父亲干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以至于“迂”,这都是对儿子的怜爱之情,不是他人所能比的;③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买橘子时的蹒跚艰难,引发“我”的联想,家庭生活的重压何时才能解除?父亲的这种艰难还得延续支撑;④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 
  ⑤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内疚、忏悔。
  【重点难点导学】
  1、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哪些词语富有表现力?
  2、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为什么“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为什么怕他看见?
  3、父亲为什么“心里感到很轻松似的”?
  4、送别过程中父亲共说了几句话,这几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总结规律】
  《背影》写的是家庭遭遇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的儿子时的一番情景,表现了父亲虽然屡经挣扎仍不免破产的可悲境遇,以及由此而生的感伤情绪,所写是普通的生活感受,用的文字也不多,可是却很感动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原因何在呢?
  作者善于捕捉特定情境中的最富有表现力的形象特征来刻画人物、抒写感情。作者对父亲的背影既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就直接描写而言:先作外貌描写,写衣貌,然后用特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