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红楼梦》——从琏二爷说起
- 资源简介:
- 约17800字。在文学馆听讲座•《新解〈红楼梦〉》•《红楼梦》之谜(一)——从琏二爷说起
主持人:傅光明(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
主讲人:刘世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主持人: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在文学馆听讲座。2005年旧岁已除,今天是文学馆2006度演讲的第一场,我为大家请来的主讲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大学者刘世德先生。大家欢迎。
“红学”热的持续高温,再次让读者感到“红学”乱如麻的困惑,甚至有读者已在不知不觉间被带入了难以摆脱的谜局。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也许可以说,任何一个《红楼梦》的读者,便是一个解谜者。但解谜者有可能本身就是猜谜的人,因为《红楼梦》的谜太多了,解谜的视角自然也多,仅以文学馆所请一些讲红者而言,有从秦可卿入手解读《红楼梦》的,有从丫鬟入手谈《红楼梦》与诗的,有从李纨来谈《红楼梦》人物描写的,等等。今天请刘世德先生给咱们解的《红楼梦》之谜,是从琏二爷说起。大家欢迎。
今天是一月8号,就在前天1月6号,文化艺术出版社出了我的一本新书,书名叫《红学探索——刘世德论〈红楼梦〉》。他们通知我今天在国际展览中心和读者见面,签名售书。但是,1月8号已经约定在这里演讲,所以那边就不能去了。我衡量了一下,还是要到这里来,那边就请了假(鼓掌)。
一 说在前面的几句话
我讲的总的题目叫“《红楼梦》之谜”,这个谜不是谜语——《红楼梦》里有很多谜语——我是讲书里的一些人物、故事、情节。
如果我们细读《红楼梦》的话,还有一些不可解、难理解或者要提出疑问的地方,那么,怎么看这些疑问?有哪些疑问?它们又说明了什么?这些就是我要讲的内容。
一共有五讲,今天第一讲从贾琏开始,第二讲是讲迎春问题和贾琮问题,第三讲是《红楼梦》的第九回问题,第四讲是讲彩云和彩霞她们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最后一讲是讲《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到底是不是高鹗。我的意见:不是高鹗,在最后一讲中会仔细阐述我的理由。
题目是叫“《红楼梦》之谜”,首先我需要声明的是,我不是来猜谜,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搞索隐派,也不是搞探佚,也不是搞“揭秘”,和这些都不同。
索隐派有新旧之分,不管是旧的索隐派还是新的索隐派,他们最大的特点是脱离《红楼梦》的文本,违反文学创作的规律和特点,不把《红楼梦》看成是文学作品,不把《红楼梦》看成是小说,而是把书里的人物、情节生拉硬扯地和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种种政治事件联系起来,把它们捆绑在一起,这是新旧索隐派共同的特点。一直到现在,还有新索隐派。上个世纪曾经出现过“爱情掩盖政治”这么一个说法,《红楼梦》里写的爱情掩盖着政治,有人还说这是毛主席提出的,不管谁提出的,这是索隐派的典型的观点。还有人说,《红楼梦》是历史小说,以及当前某一些关于秦可卿的说法,我认为也是新索隐派。
我在这里不搞“探佚”。什么叫探佚?红学中有一个分支就叫探佚。曹雪芹很可惜不到五十岁就死了,死的时候《红楼梦》没写完,经过他初步整理定稿了八十回,后面的四十回不是他写的。他没有写完,不等于曹雪芹对全书没有一个设想、构思。他对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应该是有些想法的。有人就去探索,曹雪芹在八十回以后究竟怎么继续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情节,根据八十回里所埋伏的一些伏笔,根据脂砚斋的一些批语来探索、推测后四十回曹雪芹原来准备怎么写,这种学问就叫探佚。
所谓探佚是指探索曹雪芹八十回之后还没有写出来,但是存在一些设想、构思的人物和故事。要是超出这个范围,就不能叫做探佚。尽管现在也有人说“我这个就是探佚”,那是不可靠的。尤其是曹雪芹根本没有想到、也根本不打算那么写的,强加在曹雪芹身上,那更不是探佚。
所以,我在讲“《红楼梦》之谜”之前,首先请各位听众把我和新索隐派、和现在一些搞探佚的做法区别开来。我不走那条路,也不要把我看作是那一路人。这是我首先需要说明的。
探佚——比如秦可卿问题,曹雪芹在生前已经把“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个情节删掉了,放弃了,难道我们今天还要把一个伟大作家已经放弃掉的东西恢复么?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去年,嚷着要重新拍摄《红楼梦》电视剧的时候,有一位浙江的作家黄亚洲,他写了四十集左右的剧本,就开了一个讨论会,我参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