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诵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17 19:46: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800字。
  高二  国学诵读
  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孟子认为,一个普通人如果要成为尧,成为舜,成为贤,成为圣,关键是要去“做”,若能事事处处都按照尧舜的思想、言行去做,自己不也就成为尧舜了么?
  一、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梁惠王上》)
  【译文】古代的贤君与民同乐,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滕文公上》)
  【译文】孟子说:“农业生产的事是不能延缓的。”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尽心下》)
  【注释】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指国家。丘民:人民。赵岐《孟子注》:“丘民犹言邑民、乡民、国民也。”
  【译文】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梁惠王上》)
  【注释】老吾老:敬爱自己的老人。第一个“老”字作动词用,敬爱。幼吾幼:爱护自己的孩子。第一个“幼”字作动词用,爱护。运于掌:在手掌上运转,比喻做事容易。
  【译文】(孟子说)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护别人的孩子。(这样)天下就可以在掌心中随意转动(要统一它就很容易了)。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梁惠王上》)
  【译文】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故曰:仁者无敌。(《梁惠王上》)
  【译文】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所以(古语)说:有仁德的人天下无敌。
  二、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
  【译文】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不如没有《尚书》。”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尽心下》)
  【注释】梓匠:木匠。轮舆:造车轮的工匠。规矩,名词活用作动词,用圆规、曲尺画图。巧:灵敏,灵巧,技术精巧。
  【译文】孟子说:“木匠和车匠能教给人圆规、曲尺的使用方法,却不能使人技术精巧。”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梁惠王下》)
  【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
  齐王说:“不如同别人一起欣赏快乐。”
  孟子问:“同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同很多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
  齐王说:“不如同很多人一起欣赏快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注释】乐民之乐者:第一个“乐”为意动用法,以……为乐。第二个“乐”作名词,快乐。
  【译文】(齐宣王在雪宫接见孟子,孟子答道):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乐,同天下人一起乐,忧,同天下人一起忧,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尽心下》)
  【译文】仁者把给予他所爱的人的恩德推及到他所不爱的人,不仁者把带给他所不爱的人的祸害推及到他所爱的人。”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注释】无耻:没有羞耻心。无耻之耻: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一种耻辱。
  【译文】孟子说:“人不能没有羞耻心。把没有羞耻心当作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
  【评析】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孟子指出知耻才能免去耻辱。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尽心下》)
  【译文】孟子说:君子所把握住的,是修养自己,能使天下太平。
  三、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尽心上》)
  【注释】殉:为了某种目的而死。
  【译文】孟子说:“天下清明太平,道能被我施行;天下混乱黑暗,不惜为道献身。没听说牺牲了道去迎合别人的。”
  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公孙丑上》)
  【译文】看到一个国家的礼制,就能知道这个国家的政治;听了一个国家的音乐,就能了解到这个国家的德教。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公孙丑上》)
  【注释】至:极,最。
  【译文】孟子说:“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 “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说清楚啊。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塞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要和义与道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尽心上》)
  【注释】成德,使品德养成。财:同“才”。私淑艾(yì):闻君子之道于人,而私下拾取以修养自身。淑,善。艾,治。
  【译文】孟子说:“君子教育的方法有五种:有像及时雨滋润化育的,有帮助养成品德的,有帮助发展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靠品德学问使人)私下受到教诲的。这五种就是君子施行教育的方法。”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
  【注释】轫(rèn):同“仞”。古代七尺(或说八尺)为一仞。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