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学类文本的分析综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2/14 22:59:2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7740字。
  文学类文本的分析综合
  考纲一箭中的
  考点亮相 考情分析
  能力
  要求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能力层级C 题型 
  考查形式 
  考纲阐释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命题趋势 
  考点一网打尽
  知识梳理
  一、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阅读时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段内各句群之间的层次关系,才能真正理解文章、把握好文章的行文思路,进而对文章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
  分析文章结构用语:(1)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2)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3)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4)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概括作品主题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整合的能力。“概括”含义一是归拢并使之有条理,二是概括具体内容。归纳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将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梳理和概括,并按一定的条理表述出来。    
  例: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一些时候以前,当我第一次听到模糊数学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曾说过几句怪话:数学比任何科学都更要求清晰,要求准确,怎么还能有什么模糊数学呢?后来我读了一些介绍文章,逐渐了解了模糊数学的内容。我一反从前的想法,觉得模糊数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这些东西的模糊性。承认这个事实,对研究学术和制订政策等等都是有好处的。
  (季羡林《雾》)
  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文章本段文字段的主要观点,不超过20字。
  自主比对在社会生活和科学中都有模糊性。
  特别提醒本题考查的是概括作品主题。解答本题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全面。文中提到了几个方面“生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答案中都要有所体现。
  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反衬),变换人称,联想想象, 象征,类比,虚实结合渲染
  烘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