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60个字。
论语文教学的有效拓展
侯修平
多年的语文考试告诉我们,不学课本是不行的,但只学课本也是不行的。我们的教学,必须做到既扣文本,又能让语文课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对有关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和必要的引伸,从而带领学生感知语词精灵的跃动,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笔者多年来把这种精神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的写作水平及语文成绩都有较大提高。
一、在教学重点处拓展,强化重点。
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教学重点就是我们教学的灵魂。紧紧围绕教学重点,以效益为核心,我们就要有善于联想,巧妙拓展。对学生来说,书本知识都是间接经验,它只须和直接经验相结合,获得直接经验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学得牢固扎实。所以,教学不宜空讲知识,尤其是不宜照本宣科,枯燥分析,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那样只能弱化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重点处适当补充和拓展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拉近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看得真切,悟得透彻,听得有味,学得有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和学的效果。
(1)拓展重点词语。比如《登高》的最后一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浊酒”一词,学生容易一知半解,这时可以补充相关诗句:“离杯消浊酒,愁眼见黄花。”“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樽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然后总结:其一:“浊”为直译,是浑浊的意思。古代人多喝谷物酿造的米酒,一般过滤不干净而且度数不高,多为15-18度之间。着色和如今的醪糟水差不多。其二:浊酒是与清酒相对的,劣质的酒。如李白《行路难》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线”的句子。其三:“浊”为君子自谦之词。浊酒还有谦虚的表示,相对的是喜酒、好酒等,古时候客人来了说请你喝杯薄酒、浊酒,去别人家喝的时候会说“好酒”。
(2)拓展重点句子。《兵车行》的开头段“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幅画面中的“走”和“哭”是讲解的重点,但如果仅仅解释或简单点评,学生很容易重视不够。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这段杜甫是不是写漏了一些内容,比如他们可以送东西,像《激情燃烧的岁月》中送土豆,或者他们可以穿些特别的服装,像《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的“皆白衣冠”,或者他们可以这样说:“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杜甫《新婚别》)通过比较,自然得出结论:他们不可能换服装或准备东西,因为时间不允许,原文中的“走”已清楚地写出来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