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60个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滕雷
教学目标:1、积累杜甫相关文学常识、诗中重点词语及经典语句
2、通过指导诵读,帮助学生借助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诗作内涵以及诗人情感
3、体悟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通过指导诵读,帮助学生借助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诗作内涵以及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忆杜甫的诗句:学过哪些杜甫的诗歌,能背出其中的句子么?(几句即可)
引入对杜甫的介绍<学生介绍;教师补充并归纳关键词;学生积累>
[板书] 标题作者<ppt显示文学常识的关键词引导学生积累>
二、解题:<读诗的第一步> 由题目可看出哪些信息:杜甫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而抒发的情感;
为……所表示被动;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三、课文学习:
(一)诵读:<理解诗歌的钥匙贯穿全篇>
1、学生自读<结合注释注意多音字及生字的认读>
2、范读录音<注意听读音、语气、语调>
<对朗诵音准的质疑---多音字转/丧//其他黑/衾/吾/顷/庇>[板书]
3、学生互读<两人一组互相诵读、纠正字音>
4、学生诵读<可学生推荐或自荐>
<过渡:点评学生的诵读,如果深入理解了诗歌、理解了诗人的情感,还会读得更好>
(二)整体感知:
[提问1]我们知道,诗歌是诗人抒发的情感,诵读也同样要融入自己的情感。这首诗共四节,
你在读诗的过程中,你认为,情感是否需要变化,即四节的语气语调相同可以不可以?为什么要变化?
(明确:要变化;因不同的段落,抒写的内容不同,所以作者的心境也会随之改变。)
[活动1]结合课下注释,先来理解一下每节的内容,两人一组一起理解,并针对自己不理解的句子举手提问,老师同学帮助解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解答的积极性;针对学生质疑,随时板书积累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