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350个字。
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备课会专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如何关注学生发展
苍南县龙港三中黄升早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当前面临的困境
语文学科的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掌握一种语言工具的同时,也要求学生提升自己的素养,形成更美好更和谐的人格。在这样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程标准》这样给“综合性学习”定位: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一)、操作中存在误区
但在现实的教学中,综合性学习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少有依据和经验,并且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很难有现成的模仿和搬用,在操作过程中,也会有一些不足之处。
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基本上还没有摆脱以前“语文课外活动”的思维框架和活动模式。
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局限于对某一技能的活动演练,只在提高学生某项语文能力上下工夫。比如,有的老师在组织教学七年级上册“这就是我”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时,把活动目标定位在“口头作文”训练上。如果作为“语文课外活动”,这样的定位也未尝不可,但是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这样的目标定位就单一、狭隘了。实际上以“这就是我”这一主题作为七年级学生的第一次综合性学习,是有其特别的内涵和用意的。除了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至少还应容纳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结合课文学习。这一单元以人生、生命为主题,目的是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长过程,珍重生命,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②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在寻求别人理解的过程中理解别人,进而学会共处。③学会在各种情境中调整自己的角色,包括言语举止;学习在各种社会活动情境中发展自己,得体地推荐自己。
2、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当作情景作文的一种形式,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只是为写作收集资料、积累素材。
比如,有的老师在组织实施“我爱我家”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时,把课文中设置的“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妈妈的唠叨”这三个情境看成是为作文而设置的活动主题,把这一单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完全上成了“活动作文”课。在这一观念下展开活动,学生势必会为作文而选择活动主题,为作文而收集、取舍素材,为作文而制造故事。实际上,这里的三个活动(可任选其一)尽管都有作文要求,只是为教师评价或学生评价提供一种手段。
除了作文,设置这一单元还有以下几个期望:①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②在对家庭中平时不被注意的寻常小物小事的调查了解中,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底蕴及蕴涵的情意。③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感悟关爱,理解关爱,体验爱心,生发爱心。
3、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担心“非语文”内容过多地介入,担心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像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