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放飞学生的心灵
作者:陕西省宝鸡理工学校 孙凤芸 时间:2007/6/17 7:32:5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220
1.关注社会热点,沟通不同学科领域,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探究性学习。
2.能自主选择恰当的课题,制订研究计划,运用调查、访问、讨论、查找资料、网上检索等多种方式,进行研讨,形成成果并展示和交流。
3.自主组织与语文学科有关的各种社团活动。
这也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1. 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它更能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促进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我组织高三学生开展了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高中生心理压力与自我调适,学生要查阅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书籍,还要将他们的研究成果用板报、手抄报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无疑将语文与教育学、心理学、美术、书法等学科融为一体,也及时地缓解了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之一——综合性。
2. 自主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去说。” 综合性学习正体现了这一点,它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与拓展,旨在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语言、文学、中外文化现象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他们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并提高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3.探究性。
学生自主探究、创新,通过综合性学习获得情感愉悦、审美享受、活跃思维,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主体的自主发展,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在活动过程中,强调五个注重:重发现、重参与、重过程、重激励、重创造。
4.开放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以静听为主”,综合性学习可以说打开了语文教学的天窗,在内容、形式、空间、时间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学生需能从各种印刷的非印刷的资料堆中,查找并表达出合适信息。他们要有广泛的能力,能提出问题,调查解决问题,并能用适当的形式表达调查研究的结果。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把学生的大课堂延伸到整个社会,综合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搞好综合性学习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效果较好。
首先:与文本对话,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为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组织了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文本对对联。这一活动注重学生对语文文本的解读,分五个层级,由易到难进行。
第一层级:解读文本联句。如: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第二层级:单篇文章标题联,如:
《劝学》——《促织》。
《兰亭集序》——《阿房宫赋》。
(第一、二层级适宜于学困生。)
第三层级:课文内容集句联。如:
庖丁解牛,久练而持进乎道,
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
(第三层级适宜于中等生。)
第四层级:课文标题与内容串联。如
《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
《庄暴见孟子》,我欣欣然臣民乐。
第五层级:联语猜谜。如:
幽室安居心可喜,至亲亡故情亦悲。(打一课文题目) (《项脊轩志》)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打一人名) (司马迁)
(第四、五层级适宜于优等生。)
活动过程中,学生思维异常活跃,由于这一活动的设计紧扣文本,再者,有难易度的区分,所以,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其中,学困生在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重新树立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培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中等生与优等生的分析、判断等综合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其次:以文本为依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高语第五册《孟子》专章学完后,为了对儒家文化有个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以文本为依托,向更广更深的方向探究,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儒家文化。首先我引导学生将这个课题细化为六个子课题:
1.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2.孔子的弟子和门人。
3.《论语》、《孟子》中的成语。
4.《论语》、《孟子》中的格言警句。
5.孔子的主要思想。
6.孟子的主要思想。
然后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确定一个小组长,再指定各组的研究任务,讨论规定研究时间。(分组时要注意:能力强的学生与能力弱的学生协作,有特殊才能(如书法,美术才能)的学生,与一般才能的学生协作。)这样,学生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圆满地完成了这个课题的研究。六个组都按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以手抄报或板报或幻灯片的形式展示了出来,如第三组同学通过查资料、网上检索的方式归纳了孔子的主要思想:
1. 伦理思想——“仁”;
2. 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
3. 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
4. 教育观——有教无类,困材施教,学思并重,均衡发展。
他们还对孔子的每种思想主张作了具体的说明,如对孔子的伦理思想——“仁”是这样解释的:第一,以“孝”为“仁”,即根据血缘关系建立一套适合于维持社会安定的普遍的伦理秩序,这是“仁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第二,以“礼”为“仁”,即“仁”就是一套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纲常礼仪。第三,“仁者爱人”,即应该将“孝悌”推广至社会上的所有人,这是“仁学”的核心。第四,“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学”的实施方法。第五,提倡“君子人格”,这是“仁学 ”的追求目标,即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为生活楷模,俨然一个小老师。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目的,能积极地动手查找资料、动脑思考,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发挥体验性实践活动优势,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所谓体验性实践活动是指以文本为基础,学生在一定目标的导向下,积极投身于某一活动,获得亲身体验,进而提升自我能力的实践活动。高语第四册第三单元现当代戏剧和第四单元古代戏曲学完后,有一个综合性学习:编剧与演剧。学生可以选择现成的剧本如《三块钱国币》或《雷雨》节选,教师也可指导学生改编课本剧,如将小说《项链》改编成剧本,将古诗《琵琶行》改编成剧本,还可引导学生将视觉的触角伸向生活的各个层面,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搬上舞台。剧本编好后,该演员大展拳脚了,揣摩剧中人物形象,设计人物动作,服装、道具、背景、音乐等放手让学生去设计,教师只适时加以指导即可。排练成熟后,让学生登台亮相,充分地展示他们个人的才情,张扬自我的个性。演出结束,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谈感想,编导谈谈“编后感”,演员谈谈“演后感”,观众谈谈“观后感”,趁热打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相信,这种体验性的实践活动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心目中留下很深的印痕。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仔细找寻,抓住教材的“闪光点”,积极开展能丰富学生文本解读,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体验性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形式也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一个有益尝试。
最后,构建“大语文”教学模式,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大语文”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校园、家庭、社会作辐射,灵活沟通校园内外课程资源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将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充分发挥个人、集体、社会的教育优势,激活语文课堂,拓宽教育渠道。
母亲节到了,我组织了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礼赞母亲诗歌朗诵会,鼓励学生动笔写礼赞母亲的诗篇,学生文笔虽不成熟,但诗歌感情真挚,颇能打动人心。如我班张丽同学写的《窗外,屋内》
窗外,一颗星刚探出头; 屋内,母亲您端出油灯。
窗外,一颗星一闪一闪; 屋内,母亲您穿针引线。
窗外,一颗星东藏西找; 屋内,母亲您银发润针。
窗外,一颗星穿过云彩, 屋内,母亲您缝完衣裳。
窗外,另一颗小星:“妈妈,我在这儿呢。”
屋内,一个小男孩:“妈妈,衣裳真漂亮。”
窗外,捉迷藏的还在继续着;
屋内,摇篮曲却刚刚开始。
然后,确定评分标准,召开礼赞母亲诗歌朗诵会,评选出优秀选手,最后将这些诗篇整理成辑,引导学生给诗集作序,讨论确定诗集题目。这样的活动会使学生对母爱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也一定会使与母亲有隔膜的学生心里豁然开朗,拉近与母亲的距离,更真切地体会到亲情的温暖。
2006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揭晓后,我马上组织了综合性学习活动——话说“感动”,让学生畅所欲言,讲故事,谈看法,做辩论,形式不拘一格;我校学生科组织了“现身说法”法制教育报告会之后,我就让学生展开了一场“人与法”的讨论,这种“放眼校园,放眼家庭,放眼社会”的“大语文”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辩能力,而且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他人,关注集体,关注社会。
综合性学习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但是在实际操作时还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的关系。
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是抛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张燕镜说“教师的导保证着学生认识的方向和质量。”开展综合性学习时,教师给学生布置完任务,并不意味着自己任务的完成,教师不应只当观众,当看客,而要适时指导,纠误纠偏。
第二、学生个人目标与整个活动的关系。
开展综合性学习时,每个同学都有各自明确的任务,正因为此,有的学生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再也不去关注整个活动的进展情况,缺乏整体意识。此时,教师还要引导这些学生关注整个活动的进程。
第三、精心展示与匆匆作结的关系。
学生经过认真、细致地调查、分析、归纳之后,将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教师万万不可不作总结点评,点评也忌华而不实,一味地张扬优点,而应实事求是,态度中肯,既评得,又论失,学生的能力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综合性学习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它集综合性、自主性、探究性于一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在综合性学习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综合性学习中,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在综合性学习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在综合性学习中,来放飞学生的心灵!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