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00字。
怎样把握古诗中的思想感情
湖南周红
【知识疏理】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从《诗经》到清代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惊叹,但就其内容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1.忧国伤时。包括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等。
2.建功报国。包括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等。
3.思乡怀人。包括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等。
4.人生感悟。包括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等。
5.长亭送别。包括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高洁等。
6.咏史怀古。包括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等。
【技巧点拨】
怎样把握古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呢?一般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了解背景,调用储备。
把握古诗的思想感情应该“知人论世”。诗歌离不开社会现实生活,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要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把握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就必须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全面了解诗人的个人经历、思想发展、个性气质等情况,了解其写作某一首诗时的生活状况、思想情绪和创作意图。还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对诗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典故能有大略的了解,这样一来,对诗中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才可能更为准确。
2.细读诗题,参悟内容。
诗歌的题目很重要,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线索,比如送别诗的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怀古诗则多用“感、怀、忆”等字眼,这些字眼直接点明了诗歌的题材、思想内容。送别诗写景物是为了渲染离情别绪,怀古诗写景物是为了形成对比,表达昔盛今衰之情……第一部分“知识疏理”中所述不同类型的诗,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果细读了这些诗歌的题目,把握住了这些不同类型诗的特点,也就基本上把握了诗歌的思想感情。
3.整体体味,挖掘主旨。
在了解了背景,细读了诗题后,我们必须逐句阅读文本,理解诗歌具体写了什么、诗人是怎样写的,这样去实现整体体味。体味的同时需要找出核心句,核心句可能是直露的,也可能是含蓄的,它往往是诗歌思想感情之所在。
4.把握基调,细评价值。
每首诗都有一个基调,尽管题干没有要求考生分析基调,但在把握诗歌思想感情时必须把握好基调,否则必然产生风马牛不相及的结果。这个阶段实际上是审美判断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基调是分析的基础,分析是对整体体味(艺术感受)的深化和发展,是评价的基础。只有把握准基调,分析才能妥帖;只有分析妥帖了,才能对诗歌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内容作出比较公允的评价。古诗的基调主要有以下几种:喜悦、欢快、恬淡、闲适、烦闷、愤怒、忧愁、惆怅、寂寞、孤独、感伤等。
【牛刀小试】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又呈吴郎①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