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60字。
怎样读懂一首诗歌
在高考中,古典诗歌鉴赏是必考题,分值在8--11分之间。命题者一般设计两个问题,考查同学们“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在历年的高考中,我们的学生在此题上都失分,原因在哪里呢?照常理讲,我们从幼儿园起就学习古典诗歌,前后持续了十几年,应该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可事实却相反。我从历次考试的试卷中分析,根本原因是读不懂诗歌,进入不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去。
读不懂的原因除了同学们不用心外,古典诗歌本身的一些特点也确实给我们的阅读理解造成了许多的障碍。要读懂,首先要了解一些诗歌的特点。下面就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分析。
(一)古典诗歌用文言文写成,而古代往往一字就是一词,并且常常一词多义,还有许多的古今异义词,所以,我们应该有很好的古文功底。例如《孔雀东南飞》,“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之“可怜”,不可解作“怜悯、同情”;《迢迢牵牛星》“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之“章”,不是文章;《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之“思”,乃“悲伤”之意;“低眉信手续续弹”之“信”乃“随意”之意;《孔雀东南飞》“自可断来信”之“信”乃“信使”之意。这些多义词必须从文言文的学习中积累下来,否则理解诗歌就是一句空话。再有诗歌的语言讲究含蓄、凝练,往往含有许多的联想意义、隐含意义,需要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联想,才能准确地理解。如同是“空”字,在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中是表现雨后青山的空寂、旷远,突出其静;杜甫《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都有“徒然、白白地”之意;《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则是“空虚,不包含任何东西或没有结果的”意思。它们在句子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