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语文社会热点最新预测:“和服母女”赏樱拍照事件
- 资源简介:
- 约6110字 2009高考语文社会热点最新预测:“和服母女”赏樱拍照事件
一、背景材料:
1938年,侵华日军占领武汉,并于1939年前后从日本国内引植数十株樱花苗,“以增情调”。1957年,武汉大学主管部门对这些樱花树进行了更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向周恩来总理赠送了1000株樱花,再次种植其中50株于武大内,1973年武大农场又从上海引进了一批樱花,同时再次更新了已老化的樱花树。1983年1月15日,为纪念中日友好10周年,日本京都府日本友协和日本西阵织株式会社的迁先生向当时在京都大学学习的武汉大学生物系教师王明全赠送了100株垂枝樱苗,经王明全转赠给学校后,栽植于枫园三舍南侧公路边和樱园附近,1986年全部开花。1992年,在纪念中日友好20周年之际,日本广岛中国株式会社内中国湖北朋友会砂田寿夫先生率团访问武汉大学,赠送樱花树苗200株,后栽植于八区苗圃,现今武大校园各处的樱花树苗,除武大园林工人自行培育的之外,大多都来自于此。
武大校园的樱花又开了。2009年3月21日,大量的人流涌入武大赏花,附近交通一度拥堵严重。一对操武汉口音的母女身穿和服在樱花树下照相,招致数名学子的轰赶,很多围观市民也表示愤慨。率先声讨的小伙子,据说是武汉大学的大二学生。声讨声中,这对母女面露窘态,匆忙逃离。
二、写作:
材料多向立意举隅
话题1、爱国
3月21日下午3时左右,一对母女在武大樱园内穿和服拍照,引来众多学子围观声讨———“不要穿和服在武大拍照!”“穿和服的日本人滚出去!”至此,“口水爱国主义”又一次上演。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被日本人视为精神的象征,而当武大樱花乃至全中国的樱花被人以“爱国”的名义毁掉,其结果不会是损毁日本文化,而只是中国人被自己人剥夺了观赏樱花的权利;其所见证的,不是他们多有“爱国”精神,而是如何被自己的仇恨左右,丧失了生活的理智。
爱国热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一个国家的国民,牢记国家的利益和荣誉,这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事情。但这种信念和态度的释放应遵循社会规则,必须有其边界和尺度。这种边界和尺度,意味着我们不能对他人的日常生活与某个概念挂钩,强行植入爱国与否的判断,也意味着将我们的爱国情感必须以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为前提,不能苛刻地强迫他人遵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从而造成对他人的压力和困扰。
大学学子,理想充沛、关注国家,涌动着对国家的强烈情感和责任。与此同时,大学是理性的殿堂,怀疑、自我省视并服膺真理,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