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6/1 21:43: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1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120个字。
  七下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第一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复习重点                                 
  1、文体(散文)、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题解。 
  2、第二段要求理解并掌握:A、分层次。B、写景角度:动植物、声色形味、动静结合、高低、远近、虚实、总分。C、写法:排比、拟人、对偶、比喻。D、作用:流露喜爱赞美之情,突出乐园 。 
  3、美女蛇故事的作用:故事虽虚构但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乐园的情趣。 
  4、捕鸟的细节描写:交代了时间、条件、方法、收获、经验。一连串动作描写写出了捕鸟的乐趣,抒发了兴奋喜悦之情。 
  5、第九段:A、作用:过渡段,承上启下。表达对百草园的依依不舍之情。B、修辞:排比、拟人、反复。    
  6、写三味书屋生活:A、肃穆气氛。B、问问题老师不答。C、不允许游玩。D、读难理解的古文。E、因内容枯燥学生上课搞小动作。 
  7、中心。 
  重点背诵:       (一)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第一段中的“似乎”与“确凿”字面上看是矛盾的,你认为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似乎”表示作者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完全肯定,因为对“最末次的相见”来说,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已模糊,然而回忆儿童时的生活,却又历历在目,“确凿”表示完全肯定的。 
  2、 在“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儿时的作者在此发生了的三件趣事具体哪三件? 
  趣事:翻断砖、按斑蝥、拔何首乌的根、摘覆盆子 。                             
  第二段景物描写突出了景物各自的特点,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色彩;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和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形状;写蝉、油蛉、蟋蟀突出它们的声音;描写覆盆子则突出其味道。 
  3、写景物有恰当的顺序,本段也如此。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由低处到高处,由植物到动物,由静景到动景;“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是由整体到局部,又由动物到植物。 
  4、调动所有感官,多角度的写景,加上恰当的用词,能使文章生动、精彩。本段写景作者便是多角度的写景,请说说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描写的,至少举一个例。 
  味觉、听觉、视觉、触觉(举例略) 
  5、①“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的声音悦耳。 
  ②“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中的“伏”能否换成“趴”,为什么?  
  不能,“伏”体现了黄蜂肥胖的特点。 
  ③“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所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覆盆子的形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