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复习纲要

作者:不详  时间:2009/4/14 18:40:1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814
  现代文阅读复习纲要
  第一部分复习提示
  一、平时分步训练程序
  (1)读文本。
  A.在平静自然状态下将文本连续读两遍,并记下时间,紧终到以10—12分钟为宜。
  B.读完后略微思考一下文章的大体结构和思路。
  (2)写答案。完整地写出每一道试题的答案,并记下时间,紧终练互以12分钟为宜。
  (3)校答案。
  A.核对答案,并自行评出分数。
  B.改正错误,补全缺漏点。
  C.思考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二、学习考试内容,明确7条阅读能力。以试题为实例,将考试说明中关于现代文阅读所列举的7条考试内容逐条让学生理解。让学生明确每条的含义、对应的试题类型、所需要的思维方法等。
  (1)简析考试内容
  A.重要的词句,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①在内容上是中心词句;②在位置上是首尾部分或过渡转折处,具有总领、总结等性质;③在思维上通常上极少数的抽象概括性质的,而不是形象具体性质;④在语言表达方式上,通常是极少的议论抒情性质的,而不是叙述描写性质的;⑤在表达上通常是修辞句子,如比喻句中的喻词等;⑥在逻辑上,通常是因果中的结果等等。
  B.结构思路要点中心,它们是相互联连的,从思维上都需要归纳概括和总结。对篇章结构而言,看文章大体上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什么顺序,各部分的中心是什么等;对于句群或段落而言,也是一样,先看它们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各层的中心是什么,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有什么样的顺序等。结构中的母体是总分总,其次有一些小结构,如过渡、对比、衬托、类比、比较、呼应等。
  C.观点态度,对事理,讲观点,观点是看法,或论点;对事物,讲态度,态度是情感,肯定或否定,以及与之相关的赞扬歌颂喜爱或批评讽刺揭露贬斥等。如果需要分析概括,一定是和文章描写的对象比较较为隐蔽淡远的,但一定是文章本身具有的;如果需要评价,首先要读准这个文章本身的观点态度,其次才是评价。评价就是说自己的看法。通常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同意或反对或提出另外的看法;二是摆出理由,理由一定要充分。理由也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讲道理,其二是举例子。
  D.形象,分为物象和人象。
  ①物象,在非记人类的散文中,一定有描写的物,如花草植被、山川河流、飞禽走兽等。其形象可以分为形和神两面部分,归纳概括其在形态方面的特点,抽象出其在精神方面的特点,就是鉴赏其形象。
  ②人象,在秘人类散文或小小说中,一定有描写的主人公,其形象大体上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性格特点,包括思想品质;二是总称谓,也叫帽子。性格特点可以从文章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外形这四种描写中概括。
  E.语言,有三层意思,一是词语的字面含义,二是词语的语境含意及作用,三是语言风格。诗词中考的较多一些。
  F.表达技巧,对于中学生而言,大体上有下面几种情况:
  ①修辞手法,指常见的8种。
  ②表达技巧,常见的有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对比、比较、过渡、点睛等,有时将想象也列入其中。
  (阅读文章时,首先想一下文中是怎么说的,文章是什么意思,作者是什么意思,先去考虑一下文章和作者本来的意思是什么,先不要管你自己是怎么想的,有没有道理。)
  第二部分试题
  一、试题之类别
  A.原因或为什么
  B.词语含意或句子含意
  C.作用或用意或好处或如何或手法或表达
  D.内容要点或中心或感情
  E.看法或评价
  F.结构线索材料安排构思
  G.特点或形象
  二、依据
  注意力的长度和强度
  按照别人思路想问题
  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鉴赏评价的整体素养
  第三部分训练
  一、读懂文本
  1.读懂标题含意。2.读清结构层次。3.读出全文主旨。4.读出突出手法。5.读全副题注释。
  二、写答案的顺序
  1.引文或表述内容还原。将试题中的引文或表述的内容还原到原文中位置。
  2.读全读清完整的句子。找出引文所在完整的句子,并读清读懂这个句子。
  3.读全读清相关的语境。分析引文所在的完整句子与段落或全文相关语境部分的关系。语境部分包括段落的层次全文中的部分,也包括段落或全文的中心。
  4.审全审清试题的要求。
  5. 根据试题语境写答案。依据试题所问的问题,在引文所关联的语境中搜寻并整理相关词句,做成答案。
  6.静心检查并修改答案。用答案回答问题,看是否答非所问。
  三、答案与文本的三种关系
  1.用现成的原文词句直接构成答案。属送分题,占1/4左右。
  2.只能用自己的话语构成答案,无法使用原文词句。属难题,占1/4左右。
  3.把原文词句加工整理重新组合构成答案。属中等题,占2/4左右。
  (抄原文词句直接构成答案,只是试题三种情况之一,并不是全部,实在不能对所有的试题都用这一种方法。在最后考场上,实在做不出来了,可以用这个办法补救。但在平时训练中,一定要清楚地科学地写出答案。)
  6.检查答案,
  四、写答案的三化
  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五、构建答案模块
  (一)问词句含意
  1.理解句中的代词含意
  2.理解句中的喻词含意
  3.理解句中的因果要素
  4.理解句子的修辞意义
  5.理解句子的语境作用
  (二)问开头部分
  (1)点题的作用
  (2)引题的作用
  (3)总领下文或全文的作用
  (4)为下文做铺垫引起下文的作用
  (5)欲扬先抑的作用
  (6)伏笔与后文呼应的作用
  (7)与结尾形成强烈反差进行对比的作用
  (8)设置悬念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
  (三)问结尾部分
  (1)对上文具有总结作用,上文也可以理解为前文,但不要随便说成全文
  (2)照应开头的部分,使得文章结构完整
  (3)点明主旨,或显示中心,或画龙点睛或升华主题
  (4)用描写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5)在本段中还有某些具体的作用
  (四)问作用好处用意,如何表达
  (1)从手法名称上考虑,如修辞手法中的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中的反衬对比等;
  (2)从手法具体内容上解释一下,从手法的名词概念还原到文章的具体内容上;
  (3)从效果上考虑。
  A.对中心主旨的作用
  B.对作者的情感态度的作用,如歌颂赞美热爱或不满忧虑贬斥
  C.对文章结构的作用,如总领总结转拆等
  D.对读者的作用,如引起读者思考,留下想象的空间等
  E.对文中所陈述对象的作用,如使其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有画面感,有动态感等。
  (五)问特征形象
  1.人象
  总称谓:归类概括性格:肖像语言行动心理
  2.物象
  形:从形状颜色大小音响气味温凉等其中归纳出特点。
  神:从形的特点上升华到人的精神意志。
  如坚强不屈、顽强抗争、忠心爱国及团结一致等等。
  (六)问观点评价
  1.表明观点
  A.赞同文中观点B.反对文中观点C.提出第三观点
  2. 阐明理由
  A.讲道理:讲文中的道理,讲天下公理
  B.举事例:举文外事例
  六、写答案的误区
  1.写不出答案
  表现:对着试题,不知写什么
  原因:只看试题,不看文本,且答题步骤的顺序不对,被试题用语引入思维死角
  措施:按正确的答题顺序做题,改发散阅读为理解阅读,按文本思路写答案
  2.写不对答案
  表现:答案与试题要求或文本相互排斥,为错误答案。
  原因:机械地套用答题方法,不看文本,只去想当然,按发散阅读思路解题。
  措施:调整阅读思路,从文本出发,对着试题所问和文本复查一遍。
  3.写不全答案
  原因:只看部分,没有看全体;只看表象,不看本质;联系全文和中心主旨不够。
  措施:阅读要有全局观,要顺着文本的思路构想答案。
  结束语
  A.现代文阅读能力首先是读出来的,其次是通过做题训练出来的,这是本;听讲占的比例极小,是末。不要本末倒置。
  B.时间的掌控、分析概括等思维训练和书面语言表达是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支柱。
  C.相信人人本来就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平心静气且虚心去阅读,能力就可能自然显现出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