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写作教学案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初中其它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6/9 23:37: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30个字。
  诗歌写作教学案例
  (一)目标锁定
  1、抒情诗的写作。
  2、哲理诗的写作。
  诗和心灵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诗歌能够直接地、聚焦地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深刻的启示性;诗歌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能够巧妙地宣泄感情发生、延续、收结的流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诗歌写作能力的时候,牢牢把握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心灵世界的关系,牢牢把握内部心灵世界和表达中介的关系。新课标的推出,教材面貌变化很大。入选新教材的诗歌,大都是抒情诗和哲理诗,说明对中学生来说,要会写这两类诗歌。
  (二)课堂演练
  1.题目设计
  请以某种物象为题目,调动自身经验,写一首诗歌。
  2.写作导引
  意象是诗歌的生命线。意象,即指集中寄寓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一般分为自然物象和人文物象。自然物象指自然界的事物,如风雨雷电,如山川河岳,如花草树木;人文物象指与人有关或人介入后产生特殊含义的物象,前者如头发,后者大如长江泰山小如越剑手绢。本题就是想让同学们能够把握、选用意象。
  题目有些宽泛,首先应该确定物象,应该迅速调动自身经验,把自身经验中的一些事情与之联系起来,确定写作的方向,使这个物象处于“我感知”的境况下。这一点很重要:选用的物象越具体越好。具体化的办法,一是缩小范围,二是抓住细节特征。这样就容易引发联想和展开想象。如选用“树”,不如选用“家乡的乌桕树”,因为对我来说,我们江南水乡,河边往往有乌桕树,这是一个故乡的代表。抓住这一点,可以涌现很多关于故乡的事和情,诗歌写作中必须的要素——以感情带动思路——也水到渠成了。
  有了一些与诗歌有关的基本要素后,下一步就是组织语言。诗歌的语言有特殊性,往往是初学者的难关,这与其他文体不同。我们熟悉其他文体,写作不存在文本形式上的阻隔,有了材料,往往就不用涉及形式方面的东西。诗歌在文本形式上就尤其要注意。对高中生而言,我以为,要求他们追求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和意象的鲜明性,其他要求则是更高层次的。在写作之前,找几首形式上适宜模仿的作品,发给大家揣摩很重要。哪些适宜模仿?可以参考上面的技法例说。
  3.范文展示
  水花
  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学校高二(4)骆卓俊
  从有到无
  只是一瞬
  甚至还来不及看清世界
  或许
  没多少人会注意她的存在
  她不是昙花
  没有美艳和清香
  更没有令人期待的绚丽
  她和沙石一样平凡
  但她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纯洁凉爽透明
  还有晶亮多棱的光芒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