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系列资源是我网组织一线教师按当地的考试大纲,参考近年资源中的精品,依照一定的体例进行适当的改编重组的优质资源。每个系列资源由20个左右知识点的教案或课件组成,每个知识点只采用一个教案或课件,按大纲知识点命名各资源,体例大体一致。
本资源由多年任教高三的浙江省兰溪高级老师章建良组编。由20个自成系统的优质教案组成。
本系列资源任何人只能下载教学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经营,不得随意转发到其他网站,一经查实,将封锁转发者的帐户。
育星教育网2010年高考浙江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8)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教学目标】
1.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
2.掌握使“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3.掌握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试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1. 【教学重点】仿写中的联想、想象、创新。
【教学重点】理解“简明连贯得体”的内容与掌握“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教学设想】讲解六课时,训练四课时
【课时安排】六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节 简明
一. “语言表达简明”的含义
现代社会里,一切工作,一切活动,都要求快节奏,高效率,运用语言也不例外。用语简明,就是达到运用语言高效率的一个基本条件。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简要,表达同样的意思,用的语言要尽可能少,不用可有可无的字词,不重复罗嗦。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致产生误解。
“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即说话要尽可能的少,不能罗嗦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接受。用一句话来概括,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
二.“表达简明”的基本要求
①语言表达要明白易懂: 要做到词语选择能让人明白易懂,必须注意避免用冷僻的词语,避免用已经“死去”的词语,避免滥用外来词语与方言词语。
②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 使用词语要准确、规范,为的是不生误解,不生歧义。这就要求写作者善于把语言中许多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分辨清楚,按照词语约定俗成的用法来运用,总之要让别人都能准确地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
【方法技巧】
如何才能做到语言的简明?概括地说,就是不要说多余的话,要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完整的内容。具体可从三方面人手;①不说废话,做到避重复,会省略,去赘尤,要善于运用代词来指代上下文中已经出现的语句;②要正确使用词语,忌用那些令人费解的词语,防止误解,避免歧义;③要合理安排句子,挑选合适的句式等。其中重点是第二条。
这类考题类型有两种:(1)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的文字和无关的信息。(2)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
三.消除歧义的方法有:
(1)停顿消除法
短语或句子由于结构层次的停顿不同,会产生歧义。
例:“这种糖五毛五十粒”。可理解为“五毛钱”能买“五十粒”,也可以理解为“五毛五”能买“十粒”。因此按意义合理的停顿是消除此类情况的方法。
(2)重音消除法
有些词语的不同重音会造成歧义。
例:“好好,我想起来了。”
句中“起来”重读,表示“我想起来了”;“起来”轻读,表示“我想到了”。
(3)变换词语法(包括单音词变双音词)
例: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前”可根据实际情况改为“以前”。“前往”)
(4)调序消除法
不同层次和结构关系会造成歧义句。
例:两个朋友送的花瓶。可理解为:花瓶是两个朋友送的;也可理解为“朋友送了两个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