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770字。
《社戏》读讲练
钟文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字义及词义
大抵( dǐ)大概,大都。
怠(dài)慢 冷淡;客套,招待不周。
驳回 不允许(请求);不采纳(建议)。
潺潺(chán chán)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踊跃(yǒng yuè) 跳跃。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
船篷(péng) 小林船上的覆盖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赤膊(bó) 光着上身。
疏(shū)疏朗朗 形容稀疏而分明的样子。
家眷(juàn) 指妻子儿女等(有时专指妻子)。
皎洁(jiǎo jie) (月亮)明亮而洁白。
纠葛(gé) 纠缠不清的事情。
屹立 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立着,常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踱来踱去 慢步行走。
二、背景知识
1.作者简介
2.背景材料
这篇小说写于1922年10月,是作者在大都市中由看戏引起的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也是在大都市的作者对农村及其农民淳朴的品质的歌颂。
3.关于社戏
(1)社戏的时间 《社戏》中写道:“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又说,赵庄之所以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课文注释云:春赛即“春天举行的赛会”。据此,一般人认为,看社戏的时间是在春天。其实,这是不确切的。看社戏的时间应该是在初夏。其理由有三:
第一,《社戏》中说,我到外祖母家去,是在“扫墓完毕之后”。那么,浙江绍兴一带的扫墓是在什么时间呢?据《越谚•风俗部》云:乡下墓祭一年间共有三次,一是“拜坟岁、上元之前,儿孙数人,香烛纸锭谒墓”;二是“上坟,即扫墓也,清明前后,大备船筵鼓乐,男女儿孙尽室赴墓,近宗晚眷助祭罗拜,称谓上坟市”;三是“送寒衣,十月祭墓之名,亦数人而已。”《越谚》的作者范啸风,别号扁舟子,绍兴城附近皇甫庄人。鲁迅的外祖父鲁晴轩中举后迁居皇甫庄,租赁的就是范啸风的房屋。他的话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