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9320字。
【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解读《三字经》(1)
主讲人简介: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季羡林先生关门弟子,中国仅有的几位专业研究梵文、巴利文的学者之一。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文化学系,主修印度学,副修伊朗学、藏学。著作:《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译作《唐代密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童声】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画外音: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成书大约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经》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而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称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为什么这样一本小书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钱文忠教授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解读这部传统启蒙经典?在看似简单易懂的字句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而对于今天的人们,《三字经》还有着什么样的启发意义呢?请听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系列第一集。)
今天每到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看见很多可爱的孩子背着一个很大的书包,里边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课本,沉甸甸的一个书包。这个课本分门别类,语文、数学、外语,印刷精良,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编撰,统一发放,这是现代的孩子。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传统的中国,孩子们用什么东西来做教科书呢?用什么样的教科书来启蒙呢?毫无疑问当然是有的,只不过当时没有一种政府统一安排的教科书,启蒙的,没有。
而到了中国宋朝以后,突然出现了一部《三字经》,来历不明。为什么说它来历不明呢?我们连它的作者是谁都不怎么知道。而这部书《三字经》从宋朝开始,一直到今天流传不绝。这部书有什么特点呢?从内容到形式,它都有自己的特点。从形式上看,《三字经》嘛,三个字一句,三个字一句,朗朗上口,非常易于记诵,在古代是可以唱的。在中国宋朝以后流行的像这种传统的启蒙书里边,我们知道叫“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都是孩子启蒙读物。那这里边大家一听这个排位“三百千”,马上会有一个感觉,为什么这个三字称经呢?为什么《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经》呢?为什么《千字文》不叫《千字经》呢?那就彰显了《三字经》的重要性。在我们传统文化当中,把一部书称为经,那这是至高无上的一种地位和荣誉。《三字经》就是这么重要的一部传统的启蒙经典。也许大家会说,既然是给儿童看的书,那它一定很简单了,有什么值得讲的呢。错了,这个看法。《三字经》的确非常简明扼要,但是也正因为它简明扼要,它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传统。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经》所要传达给我们的一种文化信息,我们才能理解《三字经》为什么能够流传到今天,我们才能够理解《三字经》对于今天我们这些中国人来讲,特别是今天我们这些还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孩子们来讲,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意义。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字经》。
(画外音:为什么一本儿童启蒙读物,一个儿童识字课本被大家尊称为《三字经》?在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而钱文忠教授又会对传统经典的《三字经》做出什么样的解读?)
【童声】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