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40个字。
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破解
《语文课程标准》与中考在说明文阅读方面的要求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章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中考说明文阅读考查的主要题型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概括题、图表题等,其中简答题设题最多,比例最大。
【考点例说】
1.把握文本信息。
准确抓住全文的中心句,把握说明的对象以及对象的特征,提取文本主要信息,对事物的特点进行概括或诠释,理解或概括全文的内容,从而考查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提炼信息的能力。如:2009年山东省烟台卷《蜡烛的前世今生》第14题:根据文意,在文中②③处的横线上拟写小标题。2009年四川省眉州卷《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第15题:请根据你对文章的阅读,简要分析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特点。2009年云南省卷《漫话溜索》第15题:文章具体说明了哪些内容?这些题目,都是考查把握文本的主要信息的能力。
2.分析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说明过程中具体说明事物特征及作用的方式手段,考查说明方法也是说明文阅读最常见的命题内容。主要形式是:在文中抽出一个或几个句子,要求辨别这些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如:2009年山东省烟台卷《蜡烛的前世今生》第16题:第②部分在介绍烛芯的发展变化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009年云南卷《漫话溜索》第16题:文章引用怒江沿岸的传说,有什么作用?2009年四川省眉州卷《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第16题:请从选文第①语段的三个画线句子中任选一句,指出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体味说明语言。
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分析关联词、副词的表达效果,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分析句子的表达作用及语言的表达特点,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考考点。命题形式常为:文中“……”这句话中“……”一词能否删去?请简要说明原因。而要求删去的词语多数是表示程度、数量范围或性质的词语,如“可能”、“一般”、“大约”等词。如:2009年泰安卷《微晶玻璃》第15题:文中“一般的废渣土中都含有制作微晶玻璃的大多数成分,我们通过电脑检测,确定现有原料的化学组成,添加所缺部分,大大降低了成本。”一句中加点的“大多数”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009年浙江省温州卷《“绿色产业”完美转身》第8题:文中第(3)段画线句“温州森林公园前身大都是位于穷山僻壤的国有林场”中的加点词“大都”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2009年泸州卷《卫星“撞车”唤醒太空环保》第14题:比较下列句子,说说原句好在何处?原句:哪怕是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