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90个字。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下面就是一些便利的答题方式:
一、记叙文复习要点:
1、文体常识:1)、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人称:第一,第二,第三
3)、角度:直接、间接
4)、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5)、对象:人物、环境、场面、细节描写
6)、描写方法: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外貌
7)、线索:叙事、抒情
8)、剪裁:详写与略写
2、阅读方法与技巧:
表达方法:1)、叙述作用: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2)、说明作用:对个别事物(XXX)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的内容(XXX)更详尽,更充实。
3)、议论作用:对人物(XXX)的形象事件所含的(XX)意义进行哲理性的分析表述,深化文章(XX)主题。
4)、描写作用:表现人物(XXX)的形象,渲染(XX)气氛,衬托(XX)情感,推动(XXX)故事情节的发展。
5)、抒情作用: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XXX)感悟体验而表达出來的(XX)爱或憎的感情。
3、要素:
1)、人物:一般要把握主人翁(XXX)的形象特点及次要人物(XXX)衬托作用。
2)、事件的起因:用为什么发生这件事。(按这个格式来回答。)
3)、事件的经过:发生了怎样的事。(按这个格式来回答。)
4)、事件的结果:这件事最后怎样。(按这个格式来回答。)
5)、人称:“我”——用第一人称叙述事件使文章的内容更真实,确凿。
“你”——用第二人称叙述使文章的情感更亲近感人,距离更近。
“他”——以旁观者角度叙述事件。
4、可在文中直接找答案的题型:
1)、时间、地点、人物2)、照应的内容3)、指代的内容
5、如何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形象):
从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方面去分析。
6、如何概括文章主题:
本人通过某人做某事反应了什么意义,作者的(XXX)感情,人生的(XXX)哲理,自然的(XXX)规律,社会的(XXX)本质。
二、散文的阅读要点与技巧
形散而神不散表达方式主题集中写作手法意境鲜明
1、写作对象:1)、人物——思想鲜明:
作者的感情:
2)、事件——生活的意义:
人生的哲理:
作者的感情:
3)、自然景观——景物特点:
内在规律:
象征意义:
作者感情:
2、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象征——通过(XXX)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2)、衬托——以(XX)事物从正面或反面来陪衬(XX)本体突出(XX)本体的主要特征。
3)、对比——鲜明地突出(XX)主要事物或事物的(XX)主要方面(XXX)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XXX)具体生动的(XXX)自然景象或(XXX)生活场景来表达作者(XXX)真挚的情感。
5)、借物喻人——描写(XXX)事物突出它(XXX)的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XXX)的感情。
6)、用典——借用(XXX)故事或经典子集中(XXX)的记载,集中表现了作者(XXX)的感情。
7)、先抑后扬更能强调事物(XXX)的特征。
3、散文的语言特点:
质朴、自然、形象、深刻、具体、详尽
三、小说阅读方法与技巧
1、人物:描写方法、角度、思想性格
2、情节:各部分基本内容,分析情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