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苏东坡的诗词世界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4/12 10:05: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100字。  

      走进苏东坡的诗词世界
  一、苏词的本质是对词的雅化
  如果我们不为传统的“豪放”、“婉约”分类法所囿,而以“雅”、“俗”这一矛盾范畴来审视词的变迁,当会豁然开朗地看到,苏轼前后之词,“婉约”并非铁板一块。柳词与晏欧词不同,秦、周、姜、吴等与柳词及晏欧词也不同,虽然他们被划分在“婉约”的同一个派系里。应该说,词自其产生时起,就开始了“俗”与“雅”之间的消长演进。
  词产生于花间樽前,诞生于歌伎乐舞的母体里,诞生在一个日益走向近世文化的时代,这就使词先天地具有了“俗”的属性。滥觞时期的词体民歌,散发着浓郁的“俗”的气味,随后的文人词,虽然是在仿效民间词作,却也对民间词作自然地进行“雅”对“俗”的改造。他们或吟咏江南美景,或歌咏归隐高蹈,词当此时,尚未成为“艳科之专利。温飞卿与花间词的出现,标志了词体的真正诞生。他们以文人身份而倾力于词,实现了上述两个源头的一次小的整合。以民间词之“俗”为父,以文人词之“雅”为母,温为主而韦为副,奠定了词为艳科,香软柔媚的基调。
  南唐冯延巳、李后主为代表的词以及柳永之后的晏欧词应该说比之花间词之俗是一次小小的雅的反拨。其中李后主遭家国之变,因而写出“以血书者”之作,是词史流变历程中的意外事件。如无社会特殊事件的外力,则此时期词当如冯延巳之作。故论者多指出其对苏以后词之影响。如王国维《人间词话》评其“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认为冯“影响北宋诸家尤巨”;吴梅《词学通论》认为南唐词人“不独为苏黄秦柳之开山,即宣和绍兴之盛,皆兆于此矣。”此三论虽有过奖之嫌,而将南唐词风视为两宋雅词之先驱,则无疑是对的。而其地位之推许,移至苏词,庶几近乎?
  柳词、苏词的出现,是北宋词史上的两次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都是渊源有自的。柳永实质是温飞卿的继续和发展:温、柳其人,都是传统道德的叛逆者,温、柳其词都以艳情为第一主题。柳比之温,走得更远。从做人来说,温被说成是“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旧唐书》);柳则主动向传统宣战,发出“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人生宣言。有着由被动到主动的变化。从作词来说,温笔下还是贵族女性,而柳已把市井歌伎作为第一描写对象,写出了富于市井情趣的词作,从而标志了近世文化的发轫。柳永及其词作,在中国文化由古典向近现代演进的历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意义非在“婉约”而在具有近世文化的某些特征。但近世文化的嬗变,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