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品文本,循序渐进来吟《雪》――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案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4/20 15:44:4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2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980字。教学反思,附有教学简案。

  2009年10月获市级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引导学生品文本  循序渐进来吟《雪》
  ――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案例
  孝南区实验中学  马建军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在自主的情绪化氛围中,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味盎然地去读,在自主中学会阅读,积累知识,熏陶情感,发展思维,享受审美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打着“对话教学”的幌子,脱离文本,一味追求课堂的纷繁热闹;另一方面,无视学生的认知水平,漠视文本,开掘所谓的“深度语文”,课堂上教师层层盘问,强调思辨,结果使崇高而深刻的理性流于虚妄。新课标虽提倡教师个性化教学,但无论哪一种个性的凸显,哪一种角度的侧重,都不能脱离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文本。
  《雪》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作者在雪的背景中着重两幅画面:一幅是江南的雪景,一幅是朔方的雪景。写江南雪景,作者着力于静态美的描绘,多用暖色调的形容词,笔致绵密、舒缓,给人以平和、安谧之感;而蜜蜂的纷飞喧闹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更渲染出田园牧歌式的恬淡气氛。写朔方雪,则重在动态的表现,朔方的雪“如粉、如沙”,似乎孤独、寂寞,然而“绝不粘连”,已经暗含动感和趋向,运笔大刀阔斧,粗犷、急促,这就造成了似玉龙腾空般无比壮观的艺术境界。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所倡导的独立与张扬的个性和精神。这两个审美形态虽然在构成因素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绝非对立,在其根本归属中倒是一致的,“江南的雪”象征美好的世界,“朔方的雪”象征为着追求美好而必须的不屈的抗争。   
  《雪》虽然是《野草》中色调相对明朗,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篇,但学生在解读上仍存在较大的难度。该如何基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与可接受程度去实施教学呢?我想,在教学程序上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深文浅教,由浅入深,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顺利走进文本,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自然内化作者的写作情感。同时以这篇美文为样本指导学生学习欣赏散文诗的一般方法(赏景、悟情、明志),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教学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对文本深度的把握
  对于《野草》,一直有着许多不同的解读,《雪》虽然是其中色调相对明朗的一篇,但也有着诸多解读:说宽度,有学者甚至提出了“爱情的宣言”一说;说深度,钱理群将其上升到中华民族对宇宙基本物质元素、生命元素的理解。可是,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在一堂没有前后呼应的独立的课上,如果对文本的开掘脱离了学生的生命体验和可接受程度,是否真正有价值呢?再三考虑,我最终选择了“鲁迅的孤独与战斗精神”这种解读。也就是作者借助对江南雪和朔方雪的赞颂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倾向:象“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让人欢喜,但更崇高的美应该象“朔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朔方的雪”正是鲁迅精神的外化,也是鲁迅人格的真实写照,是当时作者心境的表现。
  1924-1926年,几乎与《彷徨》的写作时间同时,鲁迅除了写作杂文,有了小感触,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