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语文模拟题
- 资源简介:
共23小题,约8850字。
语文阶段检测题
Zhuzhuzhu15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的密封线内。
3.本试题包括四个大题,23个小题,全部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按原文默写。(共6分,每小题1分)
A.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B.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C.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D.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E.吊影分为千里雁, 。(白居易《望月有感》)
F.人恒过然后能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10多秒的时间,目前地震救援领域存在着“黄金12秒”的说法。如果利用好这“黄金12秒”,就会大大减少地震中人员的伤亡。
在汶川大地震的救援中,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基本的地震逃生技巧,三楼以上的学生也在奋不顾身地向外跑,结果很多被压在楼梯上了。一般楼梯是整个建筑最为脆弱的部分,如果没有时间跑出去,就不要往外跑,而要就近躲避,这样或许有生存下来的希望。”
自救时,要选“黄金三角”。当建筑物倒塌落在物体或家具上时,屋顶在重力作用下撞击到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被我们称作生命的“黄金三角”。
据统计,地震发生以后,逃生出来的人员中高达97%的都是在自救或互救中逃出来的,真正被救援队救出来的人只有3%左右。
① 为文中加点的字注音。(1分)
倒( )塌 间( )隔
② 材料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部使用)直接在原文上进行修改。(1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③请在下面的空格内为这则材料拟写标题。(20字以内)(2分)
3. 名著阅读。(5分)
我一想到还有一顿早餐,便下楼去了。我轻手轻脚进了房间,他还没有发现我,我就已瞧见他了。说实在目睹那么生龙活虎的人沦为一个恹恹的弱者,真让人心酸。他坐在椅子上——虽然一动不动,却并不安分,显然在企盼着。如今,习惯性的愁容,己镌刻在他富有特色的脸庞上。他的面容令人想起一盏熄灭了的灯,等待着再度点亮——唉!现在他自己已无力恢复生气勃勃、光彩照人的表情了,不得不依赖他人来完成。我本想显得高高兴兴、无忧无虑,但是这个强者那么无能为力的样子,使我心碎了。
①上文中的“我”是指 , “他”是指 。(2分)
②列举出一个发生在“我”与“他”之间的故事(情节)。(1分)
③请简要分析一下“我”(或“他”)的性格特征。(2分)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得 分 评卷人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5.从思想内容或者表现手法等角度,品一品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两句。(3分)
(二)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