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阳光”为话题的作文讲评课
- 资源简介:
约4000字。
以“阳光”为话题的作文讲评课
周泽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
——范仲淹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长歌行》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阳光总在风雨后》歌词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谈谈你生活中与“阳光”有关的经历或你对“阳光”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根据材料,“阳光”既指大自然中的阳光,又可以象征:母爱、公平公正的原则、无私奉献的精神、美好的生活,成功,幸福等。由“母爱”可以延伸为一切爱,父母之爱,朋友之谊,恋人之情,陌生人之间的关怀与帮助。“阳光”还可以被喻为乐观的心态,顽强的精神;心中的信念,理想;希望
审题提示:
一、“阳光”的象征意义,即本体要具体化,一定要明朗,有所指,不能含糊不清,最好有明喻句。如:母爱如和煦的春阳。
最好有比喻的语境。
仁人志士无私的爱是社会的阳光,是社会和谐美好的奇药良方。地震无情地掠过玉树,吹熄了无数生命的烛光。但是十三亿国人团结一心,人们纷纷向灾区捐款出力,共同凝聚成了照亮玉树人内心的一缕缕阳光。“最具号召力”慈善家陈光标,从最初的慈善参与者到如今的慈善推动者,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慈善事业。他们发光发热、他们毫不吝啬地为灾区人们携来温暖的眼光。郑渊洁是孩子们的太阳,自动投身孩子教育事业的他绽放着永恒的光芒。而沈浩勤政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给小岗村村民带来了暖阳;李国能刚直不阿,让香港法律界永绽洁净的光芒;薄熙来坚持公正的处世态度,使人民群众重拾对政府的信心,使政坛焕发生机,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因为有了众位仁人志士,成为这个社会的良知,给这个社会带来一缕缕阳光。也正因为有了他们,社会才能稳步发展,百姓才会心安。
二、一篇文章中“阳光”的含义不要杂乱,不宜同时出现“母爱很伟大,”“成功总在风雨后”等完全不相关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