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必备——文言文阅读(散文)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7/20 22:31:5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830字。

  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必备——文言文阅读(散文)
  考点阐释
  自2006年以来,文言文的散文阅读开始在高考试题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各种题材的散文便雨后春笋般地进入了高考命题专家的视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古代散文主要有写景状物类.写人叙事类.议论性散文等。其中,写人叙事散文与史传文都以刻画人物为中心,考生只需要梳理出作者围绕中心人物写了哪些事情,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即可
  知识点考查
  2009年高考试卷中,考查散文类的省份有江苏.重庆.安徽.浙江.四川.湖南.山东.上海(二),与史专体可以说平分秋色,纵观去年的高考试卷发现:1.侧重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过去理解文句含意的试题全用选择题,而从2002年起,则改用考生直接翻译的试题。看起来只是题型的变化,实际上对文意理解的要求更高,而且它把对文意理解的考查和语言形式的考查结合在一起,更具有综合性。2.更强调根据语境来答题。现在的古文阅读的每一道试题,都要以对全文的正确理解为背景,都要以对上下文句的正确分析为条件,方能作出正确回答。即便是理解常见实词的含意.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要根据具体语境作判断,几乎找不到凭借死记硬背来回答的试题。至于翻译文句.筛选信息则更需要凭借对语境的正确分析。
  真题精析
  一.(09年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书沈通明事
  汪琬
  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是时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赁居苏州,变姓名,卖卜以自活。未几爱妾死,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已,复弃浮屠服,北访故人于邓州。
  通明故魁垒丈夫也,美须髯,以饮酒自豪。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一市皆以为狂。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公捉其手曰:“君状貌稍异,必将有物色之者,非我其孰为鲁朱家耶?”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居久之,遇赦始得出。           
  通明少以勇力闻,尝与贼战,贼射之洞胸,通明即拔矢裂甲裳裹其创,往逐射者,竞杀其人而还,一军皆壮之。今且年八十余,膂力稍衰矣,饮酒犹不减少时,任侠自喜,亦如故也。高考  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当此之时,或有其人而不用,或用之而不尽。至于庙堂秉事之臣,非淫邪朋比即怀禄耽宠之流。当其有事,不独掣若人之肘也,必从而加媒孽焉。及一旦偾决溃裂,束手无策,则概诬天下以乏才。呜呼!其真乏才也耶?
  【解析】文言文阅读,取材发生重大变化,与兄弟省市卷趋向一致:关注本土文人小品。《书沈通明事》以简洁的叙事为主,用精当的议论收尾。作者汪琬,清初三大散文家之一,其文风,一般论者认为受欧阳修影响,其文章“简洁有气,似柳子厚”,选文是其代表作之一。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属其家通明         属:托付
  B.皆逡巡引却           引却:后退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     魁垒:高大
  D.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率领
  【参考答案】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解析】属(托付).引却(后退).魁垒(高大)均正确,错误设置在D.“率倜傥非常之人”“率”为“率领”,实同“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之“率”(都,全)。
  6.下列句子中,表现沈通明“有情”“有义”的一组是(3分)
  ①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②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
  ③若辈亦知沈将军耶    ④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
  ⑤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  ⑥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参考答案】A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
  【解析】抓住表现沈通明“有情”“有义”即可。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通明原为明末军官,为人仗义轻财,年轻时以勇猛闻名,八十多岁时酒量仍不减当年,还像过去一样以行侠自豪。
  B.入清以后,沈通明闭门不出,后来移居苏州,改名换姓,靠给人算命维持生活,后出家为僧,不久还俗,北上邓州寻访故人。
  C.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前去察看,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
  D.作者认为明末像沈通明那样的人才得不到重用,而朝廷中掌权的大臣都是些心术不正.
  结党营私.追名逐利的小人。
  【参考答案】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
  【解析】C 项“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前去察看,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中后半部分的分析明显不合文意。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参考答案】
  ⑴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
  ⑵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