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秋·明月》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960个字。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中秋•明月》
深圳市桂园中学高琼
【活动主题】
通过对中秋、明月相关题材的传说、故事、楹联、诗词、乐曲等的收集、演讲、吟诵、竞答、欣赏,让学生对中国文化中“月”的意象作一回细致的梳理,对中国“月”的情结作一次深刻的体验,对“中秋”这一民俗作一番探究,让学生接受一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
【活动目标】
1.为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充满自主的氛围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通过收集、吟诵、竞答、欣赏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
3.在语文综合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及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协作能力、审美能力,丰富、提升学生的情趣及品位。
【活动过程】
一.课外准备:
1.将学生分为四组,提前两周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及各自的任务,并分头做好各项准备。
2.查找资料,检索和筛选古今咏月类诗词楹联,每人记诵至少20条相关诗词、楹联。
3.查寻、收集古今中外与月有关的音乐作品,作配乐朗诵的背景音乐。
二. 课堂活动:
(一)由欣赏歌曲《明月几时有》导入
(二)开展各项活动
1.讲故事比赛
(1)《嫦娥奔月》
(2)《玉兔的传说》
(3)《中秋节的来历》
(4)《中秋习俗》
说明:四个组各派一名代表上台表演所准备的传说或故事,宣传委员、语文科代表及各小组长作为评委就其内容、表达及效果进行点评、打分,语文老师协助;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我们班的故事大王”。
2.诗词楹联抢答竞赛
(1)海上生明月,———————。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春江潮水连海平,————————。
(4)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5).—————,江枫渔火对愁眠。
(6)—————,人迹板桥霜。
(7)今宵酒醒何处?————————。
(8)——————,————,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9)————,明月何时照我还。
(10)—————,清泉石上流。
(11)疏影横斜水清浅,————。
(12)俱怀逸兴壮思飞,——————。
(13)中秋赏月,天月圆,————;游子思乡,他乡苦,————。
(14)天上月圆,————————————;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15)一夜五更,——————;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16)————,个个孔明诸葛亮;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说明:以自由抢答,分组记分的方式进行。宣传委员主持,语文科代表作裁判进行点评、打分,语文老师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