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品味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19 22:03: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30字。

  高三复习•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品味
  高三年级备课组  赖黎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情与景,提高审美情趣。
  知识和技能:
  1、理解并掌握诗歌情与景的三个层次,理解并掌握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内涵,掌握常见题材的情感倾向;
  2、掌握分析景物的一般方法,掌握常见的情与景的结合方式。
  过程方法和能力:
  通过理论学习,掌握诗歌鉴赏情与景题型中相关知识和答题技巧,做到既能“意会”也能有效“言传”。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较为有效的的答题技巧。
  教学难点:
  将学到的知识、技巧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和考试中。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
  通过近几年高考卷中诗歌鉴赏题中的情与景的题型,导入新课。
  二、自学互帮:
  (一)自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诗歌情与景的三个层次;理解并掌握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内涵;掌握常见题材的情感倾向;
  (2)在老师帮助下掌握分析景物的一般方法,掌握常见的情与景的结合方式。
  (二)自学要求:
  认真阅读材料、认真做好笔记、小组认真讨论;
  三、讲解释疑:
  1、诗歌情与景的三个层次。
  一般认为诗歌“情与景”分为三个层次:物象、意象、意境。在诗歌鉴赏情与景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物象即客观现实生活中的形象【通俗地说就是诗歌中写了什么景物(或事物、人物)】;意象即诗歌中浸透诗人情感的物象【就是诗歌中涉及的景(或物、人)的情感倾向】;意境则是诗人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现实景象(或社会景象)和谐统一而成的艺术境界(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诗歌的“情与景”的统一)。
  ——明确:“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是意境的基本特点;领悟诗歌的意境应该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和体味。
  换句简单的说,就是这首诗歌什么人写了什么样的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能弄懂这些,就能领悟诗歌的“意境”,也就把握了诗歌的“情与景”。
  2、诗歌鉴赏“情与景”关系中情的把握。
  ——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或是从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来把握;或是从诗歌的主题思想(题材)来把握。
  3、分析分析诗歌中写景的一般方法。
  (1)从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入手分析。如高、低、俯、仰的变化;绘形、绘声、绘色。
  (2)从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入手分析。即把握写景的层次。如所见、所闻、所感;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景、近景;上下;色彩的搭配等。
  (3)从描写景物的技巧入手分析。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