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学设计4
- 资源简介:
约10880字。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总体分析和教学思路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写物的散文,表现的手法各有特点,教学的设计既要着眼于这一类文章的共同特点,又要针对每篇课文的个性特点。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文章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对象征意义的理解:这篇散文诗的思想是通过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对象征意义的理解,要从作品整体上和主要方面领会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防止牵强附会。
理解本文的象征意义,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是: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和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风暴,而狂风、乌云、闪电、响雷则是暴风雨的前奏,为什么却说它们象征反动势力呢?
《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文章主题的理解:本文运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来象征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文章抓住白杨外形上的特点——“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然后联系白杨生长的环境,揭示它“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气质,这就远远突破对白杨树外形的描写,而是赋予它特定的意义,从而象征了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以状物抒情的方式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作者在形象地描绘了石榴树、石榴花、石榴果以后,直抒胸臆,说“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这里从宇宙和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称颂夏天,实际上是把夏天象征为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
《海燕》 第一课时
参 考 教 学 案 例 个性化备课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诵读中把握这首散文诗的结构。
3.能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及海燕的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准确地把握海燕的形象特征
课前学习:自由朗读全文,体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回忆背诵陈毅《青松》诗和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词,交流感受: 自然万物,不仅孕育了我们的生命,而且给予我们许许多多人生的启示。这节课大家一起来欣赏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让我们与“海燕”对话,解读社会,领悟人生。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停顿。
1.疏通、积累字词:胆怯 翡翠 蜿蜒 蠢笨 呻吟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即初读印象。
三、自由朗读,感悟思考
思考下列问题:
1.(1)文章为海燕的出现设置了怎样的环境,请分别说明三幅画面的主要情形(提示:可按时间顺序,即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来思考,进而理清课文结构。)(2)三幅图景是如何变化的?对表现海燕有什么作用?
2.(1)海燕在这样的环境中表现怎样?圈点勾画描写海燕动作、神态等方面的字、词、句进行赏析(2)试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要求:①要切合课文的内容;②要和标题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③用语简洁,字数不可过多。
〖参考答案〗
勇敢的斗士 反抗上天的精灵 渴望暴风雨的勇士 迎接暴风雨的先驱者 胜利的预言家 划破乌云的利剑
3.文中除了海燕还写了哪些海鸟,他们的表现和海燕有什么不同?写海燕为什么还要写其他海鸟?
4.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对海燕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
四、诵读课文,把握情感
根据对作品形象及语言的感悟,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2-3节文字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五、作业布置:
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