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爱“分”,取之有“道”
―――从得分点角度看高考诗词鉴赏题的解题思路
高考中,文学鉴赏的题目是必不可少的。设置这类题目是为了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表述能力。不少同学做这类题目时,不知从何下手。其实只要能摸索规律,掌握解题技巧,就可以获得分数。关键是什么呢?就是要找准解题的角度----也就是出题者设置题目时安放的理解机关。我想,如果将高考视为一场游戏,那么,出题者和考生就是游戏的双方,而游戏要进行下去,就应该有游戏规则,对于高考也是如此,为什么选这个答案,为什么不选那个答案,都应该是有个说法的。诗词鉴赏这个小游戏中也是有规则的———怎么来做好个游戏,一定要注意解决一个思路角度和方法问题。
2002年诗词鉴赏的能力考查形式由客观选择题改为主观题,在我看来,也不过就是形式上不同,至于具体的鉴赏角度(即主观答题的得分点)并没有多大的改变,结合历届高考的诗词鉴赏题和自己鉴赏诗词的经验以及教学实践,我不揣浅陋,将悟出的罗列于此。
在我看来,诗词的鉴赏有固定的角度——也是出题人设置题目的答案的依据。概括的说,也无非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换句话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怎么来表达的。
具体一点,
内容一般包括:词句的理解,景物及其特征,人物及其情绪情感思想等;
形式一般包括:炼字选词,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技巧,表达方式,结构样式,语言风格特点等。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看一看高考的诗词鉴赏题出题角度和答题得分的思路(出于选题的典型性考虑,本文基本上以过去高考的诗词鉴赏题为例,而对题型不作过多考虑)
(1)注意准确理解诗词中的字词句,精确的把握诗词的意思——这是欣赏一首诗词的基础,要注意将字词句放在全诗的意蕴背景中理解,尤其要注意一些关键的字词对于整个诗歌意境的表达的意义,有时还要注意典故内涵或文化背景知识,甚至要注意诗题、注解。
比如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地一项是( B )
A·“题李凝幽居”中“题”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的“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分析:这首诗整体上要写一种幽寂的环境氛围―――由题目“题李凝幽居”可知李凝是“幽居”的,加上诗歌里有一句“草径入荒园”,可以知道这个地方人很少,实际上,诗歌里面除了“僧”之外,根本就没有出现其他人,所以,想想看,李凝的邻居是多还是少呢?
对字词句的理解不能孤立,一定要结合上下文和全诗的意蕴,甚至还可以参考诗题、注解。
再举个例子:2000年高考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8、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储蓄含蓄而有韵味。
分析:我想,这里关键是对于“闲”这个字的理解,是悠闲呢?还是闲得无聊闲的慌?从“敲棋子落灯花”看,这个“敲”的动作不是轻轻的,因为这个“敲”让灯花都落下来了,再看黄梅季节,阴雨连绵,“家家雨”,“处处蛙”则又很吵闹,客人又是“有约不来”。时间又已经“过夜半”,诗人被这么搅的睡不着觉,你想他能悠闲?所以“闲敲棋子”这一细节所表现的“闲”的心情应该是落寞失望、焦躁怅惘的。
再比如:
《菩萨蛮》 【宋】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这首词里有一句:“画船听雨眠”,这句话是要写一种寂寞孤独的生活呢?还是要写一种比较悠闲安逸的生活?我们就可以根据前面的“人人尽说江南好”及这一句前后的“春水碧于天”、“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来作判断:“春水碧于天”是景色好,“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姑娘好,都是对应这个“江南好”的,那么,你想,“画船听雨眠”夹在其中,是写江南生活的“好”还是“不好”呢?
还有李清照有首词《一剪梅》
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其中有个“轻解罗裳”,这里“裳”读chang,意思是“裙子”,那么,这个“解”字,怎么着你也不能把它理解成“解开”,“独上兰舟”是上船,上船要解开罗裳??我们想一想女子上船的优雅动作,大概也就会想到“提起裙子”这个意思了。
其他如: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咽”“冷”“悦”“空”“绿”等字都存在活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