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文阅读重点考点分类阐释
- 资源简介:
约10320个字。
中考古诗文阅读重点考点分类阐释
湖北周立雄
如何整体感知文段内容
(一)考点详解
综观近年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以语段为主,而整体感知文段内容是其中一大考点,它包括对段意概括,对思想感情的理解,对思路和结构层次的分析,对人物形象的把握等。
1.明确中心,概括大意。
大众化的题目就是直截了当地要求概括段落大意或中心内容。由于所选文段的文体有异,针对不同的文体,又会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些打上文体色彩烙印的题目:议论文要求写出论点(观点),如2010年广西河池中考题“选自《孟子》的两则文段,骈散结合,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甲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生死固为重要,但更重要。乙文第一段则讲明了的道理”,这道理就是本选段的论点;说明文要求概括事物的特点或中心内容;记叙文要求概括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寓言要求分析寓意;写景文要求概括所描写景物的特点,如2010年福建福州中考题“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要求回答的就是景物的特点。
2.全面把握,归纳要点。
这类考点常要求归纳某一方面的要点,如事件的几个原因、事物的几个方面的特点、支撑中心论点的几个分论点等等,如2010年福建泉州中考题“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此类题答案一般有多个要点,要仔细分析,全面把握,严防漏掉要点。
3.前后贯通,理清思路。
理清文章或文段思路是阅读常考题。不同的文体,考题形式不同:议论文常要求回答先后各论述了什么问题;记叙文要求理出故事情节或者人物的行踪,如2010年湖北襄樊中考题“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发现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说明文要求回答说明顺序或说明的层次等。
5.透过文本,分析形象。
这主要是针对写人的记叙文而言,要求通过文段中对人物的描述、介绍,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道德品质、思想感情、才能本事等,如2010年江苏常州中考题“岳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请你概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军事才能”。
6.挖掘思想,深探感情。
议论文以真知灼见见长,记叙文以真情实感见长,说明文以真知实识见长。文章不是无情物,特别是记叙文和议论文中,更是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分析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考点。如2010年辽宁丹东市中考题“从甲、乙两文可以看出,鲁庄公与宋太宗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有何相同之处?”这是探讨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再如2010年山东临沂中考题“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里则是指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方法指导
不管做以上哪类题,都需要先通读选段,全面把握它的内容和行文思路。在此基础上,
着眼题目,有所择重的细读与答案相关的内容。由于考点有异,所以答题方法会存在一些不同,现分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