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卧倒,匍匐前进——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浅尝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2/18 8:31: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470个字。

  就地卧倒,匍匐前进
  ——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浅尝
  谈起作文,我们头脑中会飞快的闪现:“材料”“结构”“语言”“立意”等关键词,因为这些是构建作文的重要材料;可是谈起作文教学,我们头脑中又会闪现什么呢?我想答案肯定多姿多彩,不管怎样,反正我头脑中出现的是:“困顿”“低效”等这些令人心生悲凉的词语。你看,无论是网络还是书店,关于作文指导方面的文章书籍真是繁若星辰,看得眼花缭乱,读来篇篇精彩本本叫绝,于是,心潮澎湃,挑灯伏案,将这些“葵花宝典”乔装打扮演绎于课堂,课堂上,真是风生水起蜂蝶翩跹,可是,等作文本交上来,才真正体会到作文的教与学之间的距离遥远,说实话此时“绝望”的很。经历了很多次的兜圈子式实践之后,我隐隐感觉到我们的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缺失,可能还是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量,没有真正体察到学生作文的难处。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可能是学生缺少素材,于是,设计了多种丰富孩子的阅读和阅历的活动,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孩子们每天要应付的如山的作业,于是,本兴趣盎然情趣无限的活动只能变化了角色成了“作业”,于是,作文时只能出现无数的“编故事高手”,功底好的同学天衣无缝,功底差的只能厚着脸皮组装交差;又有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没有灵感的原因是“兴趣”的缺乏,于是,作文课堂老师们绞尽脑汁上窜下跳,把一堂作文课表演的轰轰烈烈淋漓尽致,可是,等欢声笑语过后,一声“下面我们写一篇作文”,顿时哀嚎遍地瞬间愁眉苦脸满室,试想,我们每天生活的居住地被钢筋水泥的森林包围着,心灵的栖息地被快节奏高强度充塞着。孩子们的视线所及是黑板试卷,视野范围是试卷作业本,生活的情趣被“两点一线”的单调模式规整。面对作文题,眼前茫茫,腹中空空,叫他们如何不长吁短叹,如何不“仰天长啸”呢?
  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让作文从学生的视野出发,由学生的脚下起步呢?
  我想,倒不如“就地卧倒,匍匐前进”,老老实实利用好手头的有限资源,踏踏实实架构好眼前的课堂空间,即使进步显微,收获甚微,而这些点滴也会让“苦熬”的心房得到滋润。
  首先,让我们把目光收回到课程标准。
  作文教学的总目标是这样阐述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这个目标明确的告诉我们作文教学的方向,即能够训练学生能够具体清晰的表情达意。对照这个目标,回想我们所经历的一堂堂作文课,回忆我们笔下批阅的一篇篇作文,我们有时候是不是对学生要求太高了?
  再看新课程中对7~9年级作文目标的分解:“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这样的分解目标,很清晰地告诉我们初中各阶段学生作文训练重点与序列。
  由此,本学期,我们初一作文教学的设定也是基于此:通过训练使得学生能够具体完整的讲述事件,而出发点便是教会学生多角度细致的观察,基本思路便是教会学生准确生动的表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