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全篇,着手片段——用“时评”来进行片段作文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2/27 11:19: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2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820字。

  着眼全篇,着手片段
  ——用“时评”来进行片段作文训练
  以“时评”来进行片段作文训练,它的意义在哪呢?我们认为有以下4方面的价值:
  那么,怎样利用“时评”来进行片段作文训练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剪贴、收集“人物故事与时评”。
  那么,应该收集一些什么人物故事与时事热点呢?我们在指导学生剪贴、收集“人物故事与时评”时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标准:
  (一)、接近学生的水平。
  例如,针对我校学生文明礼仪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我们就指导学生收集关于“文化、文明”方面的人物故事与时评。因为与学生的水平接近,又贴近他们的生活,所以学生就有兴趣去收集,无形中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
  “文化”专题:《阅读睿智人生,学习孕育创新》、《秦琼战关公的“现代版”》。
  “文明”专题:《“不文明”是后发国家的必经阶段》、《中国游人,你丑陋吗?》。
  (二)、内容侧重思想道德建设和人生观。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很多都是围绕“人生观、道德”这些方面来设题的。因此如果学生能积累关于这方面的素材,写起作文来,就能更得心应手。其次“作文就如做人,知文能见其人,知人能解其文。”这虽是老生常谈,却是必须记取的至理箴言。
  例如:“回报、感恩”专题:《为富当学霍英东》、《社会需要英雄和感恩的心》、《愿微笑挂在每个人的脸上》等。
  “精神的力量”专题:《说不尽的长征》、《清华一学生弃学失踪》、《中国骄傲》。
  (三)、大问题简单化。
  时事热点的内容很多,有的范围还很大,要学生都收集、积累,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老师就要指导学生把大问题简单化,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
  例如:最近的热门话题“和谐社会”,这是学生应该关注的热点。但是“和谐社会”的范围太大了,有政治方面的,有政策方面的等等。我们主要指导学生收集关于“人际交往、协调”等方面的内容。
  “人际交往、协调”专题:《学会妥协:追求有限的、次好的目标》、《和谐社会:“共赢”》、《教育公平:和谐社会基础工程》、《“软实力”比拼需要更多茉莉花》等。
  又例如,“教育”这个热门话题,我们就主要指导学生收集“家庭教育”和“危机教育”这两个方面的素材。
  “家庭教育”专题:《贫困下岗女工母子先后考上大学》、《我们是否还有寻找回来的世界》等。
  “危机教育”专题:《从“与狼共舞”到长大成“狼”》、《入世五周年之际更应看重国家软实力的增长》、《入世五周年给中国百姓带来什么》等。
  (以上的文章来自《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等等)。
  二、用“时评”来进行作文训练。
  (一)、利用“时评”进行审题训练
  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读不懂甚至读不完材料就急着动笔。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作文拿高分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一定要牢记“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审题”就是磨刀,是“砍柴”的基础。只有在读懂读完材料的基础上再动笔才能达到事半功倍。
  为了让学生养成这种写作前审题的习惯,我们就充分利用收集来的“时评”,要求学生在收集时评后,认真阅读,并对时评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例如:“回报、感恩”专题,学生阅读了《为富当学霍英东》、《社会需要英雄和感恩的心》、《愿微笑挂在每个人的脸上》等几篇文章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材料,得出以下几种观点:
  1、受人恩惠,应该常怀感激之情。感恩,要上升为对公民的普遍要求。
  2、感恩是私德,行善不图报是美德,没必要将感恩上升为对公民的普遍要求。
  3、怀感恩的心,行报恩之举,早已是社会公德,已经是公民的行为准则。
  (二)、利用“时评”来设计命意角度
  材料作文同话题作文的区别是:材料作文不提供话题,写作前必须对所提供的材料综合分析,概括出材料的主旨,然后将其转换为写作的话题;而话题作文的材料往往只是引子,起铺垫、引出话题的作用,虽然也有些话题作文的材料对话题起限定作用,但话题一定是明确的。因此,材料作文需要更多地进行阅读、思考、分析。在弄清材料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归纳出话题(主旨)。
  我们备课组设计“人物故事与时评”专题的目的也正在于此。希望借着对时事热点的收集,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从大方向把握作文的备考,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材料。
  例如:回报、感恩专题,我们与学生一起设计了以下的命意角度。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二十多年的经济增长,让中国涌现了一大批富人,于是富人的财富就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很多人关心富人的钱是怎么来的,还有些人则关心富人的钱该怎么花出去——有人说获得财富的人都应当回报社会,富人有回报社会的责任;也有人说,富人虽然都有数以亿元计的财富,但财富并不是与生俱来,该怎么花有自己的自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2006广州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作文)
  国庆期间,由歌手晏菲、孙楠等人发起,蒋大为、冯小刚等明星共同参与的“明星一起来扶贫”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在这次活动中,由于某位明星拒绝加入,引起了人们很多的议论。
  (1)网友IP:21021224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