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南旱灾想到的——作文教学设计

作者:qinghemeihua  时间:2011/12/21 18:14:4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59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把握生活中的“感点”,学会感想类文章的写法。提高学生的思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点拨诱导,学会提炼观点,写出心中所感并有所创新。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社会,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思考生活,提炼观点。
  【教学难点】 深入思考,提出创新观点
  【教学方法】情境陶冶法、点拨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想】“天灾无情,人有情。”西南旱情牵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中学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想通过图片资料引起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学会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在老师的点拨下,学会写感想类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学校组织为西南灾区举办的义卖活动。(从身边事情想起,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解释题目:
  1、“想到的”是属于感想类的文章,主要是写出至今心中所感。感受类文章可分为读后感、听后感、观后感,常常应用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文体。
  2、感受类文章的基本结构:引(引述材料)——议(发表观点)——联(联系实际)——结(得出结论)
  3、强调对一件事情无论你有多少种观点,但一篇文章中只能有一种,而且是你感触最深的一点。
  三、构思引导及技巧点拨:
  (一)展示1、2幅图片是“河蚌之死”和“干涸的水库”
  1、思考:看到这两幅图片你有思考到什么?(环境恶化、水资源缺乏、保护环境)
  2、你能否用一句话把你的观点表达出来?
  (1)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
  (2)水资源缺乏是人类危机的信号。
  (3)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3、以“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这一观点为例,你能联想到那些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实例?
  (1)三十多年前,在水吴湾发现鱼类漂浮海面,海藻枯萎,海鸟在飞翔中突然坠入海中。还发现一些生“怪病”的人,开始口齿不清,步履不稳,面部痴呆,然后耳聋眼瞎,全身麻木,神经失常,最后狂叫而死。经过近十年的研究查明,在水吴地区的一家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甲基汞,在海湾中经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使人患了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怪病”,称为“水吴病”。是世界上第一个出现的由环境污染所引起的公害病
  (2)中国水利部曾对全国七百多条河流约十万公里河长的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指出目前已有46.5%的河长受到污染,10.6%的河床严重污染(已超五类),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三亿多中国人饮水不合卫生标准。
  (3)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动植物灭绝,生态系统功能减弱,影响人类生存。
  (二)展示3、4幅图片是“西南灾民背水自救”
  1、看着图片,最触动你心灵的是什么?(灾民翻山越岭背水的艰辛和毅力)
  2、能用一句话概括你的看法吗?
  (1)在灾难面前唯有坚强的意志才能重获新生。
  (2)坚强的毅力能战胜一切的困难。
  3、你能举例证明以上的观点吗?
  (1)列举贝多芬、爱迪生、霍金等名人的事例。
  (2)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故事
  (三)展示第5幅图片是“旱灾中的农民”
  1、看着图片中农民忧伤的神情,你会想到什么?(灾害中最大的受害者是农民;中国大多数农民还要靠天吃饭;农民一年辛苦的耕种收入还是一个未知数)
  2、有没有一些办法能让农民的生活有保障?(国家惠农政策;推行农业保险;推广科学种养)
  3、试用一句话来阐明你的观点,行吗?
  (1)国家应关注农民的生活质量。
  (2)科技改变农民的命运。
  (3)打造知识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十分重要。
  (四)展示6、7图片是“人民子弟兵为灾区人民送水”和“各地群众为灾区捐款”
  思考: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你的观点吗?
  (1)人民子弟兵是真正的钢铁长城。
  (2)人民子弟兵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团结就是力量。
  四、实践演练:
  在本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请大家选择一个观点或根据自己另外的一个新观点,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五、教学寄语:
  我们中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未来是属于我们年青一代的。我们憧憬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应关注国家的命运,关注灾区人民并为他们祈福。我们应跳出只关注“小我”的框框,更多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只要生活丰富了,思路就会开阔,思想境界就更崇高。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