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徽省课改试验区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0道题,约5800个字。
2011年安徽省课改试验区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姓名:丁延伸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双涧中学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每空1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____ 。(《论语》十则)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④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⑤,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⑥,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默写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的后四句。(4分)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千里草原上,从天地相接的远方,迂回曲折,漫漫游游地走来了黄河。没有奔腾的激浪,没有啸叫的怒涛,安详、舒展而从容不迫。这里河面不过百十来米,两岸像刀削般整齐;那深沉的河水,呈现着淡淡的绿色,清晰地映出白云的影子。黄河,似乎在沉思,在暂时地歇息,在默默地积蓄力量,在期待着明天的奔腾……
啊,我们伟大的、多难却不败的中华民族呀,纵然是身负贫穷落后的重hè,纵然是一步一个艰辛,但却更加紧密地团结着,凝聚着无尽的力量,坚rèn顽强地向着光明、富足,向着最美好的未来走去!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刀削()暂时()重hè( ) 坚rèn( )
(2)文中“”一词中有错别字,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1分)
(3)第一段话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容不迫”在这里的意思是:
。(3分)
(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文学艺术作品描绘和赞美的对象。请举出一部以黄河为描绘对象的作品。(文学、音乐、美术均可)(1分)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共收录文章篇,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等。
(2)在高尔基的《童年》中,教神学课的神父讨厌阿廖沙的原因是什么?4.2010年是中国的虎年。某班以“虎年说虎”为主题,开展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进来。(12分)
(1)为了迎接虎年,某市举办了“虎年绘画展”,下面是获奖作品,请仔细观察,向朋友介绍这幅画。(2)下面是“虎”字的演变图示,认真探究,在下面写出你的结果。
探究结果:
(3)下面是某同上摘录的“虎文化”材料,请你根据提示与要求作些修改。
虎文化是起源最早的图腾文化之一,它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在历史的发展中,即使虎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但它一直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如虎符、虎将、虎师等。在普通民众的心里,〔B〕象征了正义、勇猛、威严的虎能够为人们驱除灾难和邪恶。受其影响,在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C〕如民间年画、民间剪纸、民间雕塑、民间刺绣、民间戏曲等各种民间工艺美术品都在反复地刻画着虎,人们以虎为瑞兽,用它镇宅、护宝、驱逐邪恶。
①〔A〕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当把“”替换为“”。
②〔B〕句是一个长句,可以把它变成两个单句,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