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在课文教学中的运用——《斑羚飞渡》课堂实录12
- 资源简介:
约7260字。
批注式在课文教学中的运用
——《斑羚飞渡》课堂实录
时间:2011年4月6日
地点:深圳市康桥书院
授课人:程立新
师:上星期,我们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与大家共同学习了一种新的学习课文的一种方法,叫做——
生(齐):批注式阅读法。
师:我们也读过并批注了沈石溪的很多篇动物小说。我们用了一节课的时间为《斑羚飞渡》这篇课文做了批注。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就这篇课文同学们的批注进行分享和交流,好不好?
生(齐):好!
师:先用五分钟时间,同学们以4人为一组互相传阅评审对方的批注,并在你认为优秀的批注旁边用五角星做上标记。
(师巡视,学生交流传阅5分钟)
师:大部分同学已经看完两三个同学的批注了,下面进入我们的展示时间。一篇文章拿到手,我们最开始要为它做上——
生(齐):眉批。
师:眉批是关于文章标题和写作背景的注释和简介。下面哪些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眉批?
生:作者沈石溪常以动物为题材写作,以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引出寓意。这篇《斑羚飞渡》让我有深刻的感悟。主要写了一群被逼绝境的斑羚为了种族的延续,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壮烈事迹。斑羚在困境面前表现了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所有人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赋予了动物人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动物精神的高尚,人类的丑陋。
师:陈艺冰的批注非常精彩,已经有同学忍不住鼓掌了。但不太像眉批,而更像——
生(齐):尾批。
师:对了。那还有哪些同学继续展示?
生:《斑羚飞渡》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感到十分震撼,我们读过沈石溪的作品,都是描写动物间的精彩场面。那这一篇文章又将展示怎样的精彩呢?
生:在人的潜意识里总是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有感情的动物,而动物没有。他们错了!有一群动物叫斑羚,在巍峨陡峭的伤心崖上,发生了什么事情?面对种族灭绝的险境,他们又做怎样的选择?有这么一头羊,叫头领。有这么一个故事,叫斑羚飞渡。
师:非常好!再给一位同学展示的机会。
生:如果动物有一反常态的举动,一定是因为生存。一面是悬崖,一面是猎人,面对生与死之间的抉择。一部分毅然选择了死,为另一部分选择了生。两只斑羚几乎是同时的起跳,等待的却是不同的结果。得到帮助的一半,也就获得了新生!
师:同学们的眉批都让老师有一种想要读全文的强烈欲望。下面我们进入文章之中,一起分享同学们的旁批。先就文章的第一部分,1至4自然段的批注进行展示。
生:第四自然段“过了一会儿,斑羚群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集中在一只身材特别高大、毛色深综油光水滑的公斑羚身上,似乎在等候这只公斑羚拿出使整个种群能免遭灭绝的好办法来。”这是一个群体一个群体中必然要有一个领导者。从这个群体中我看到了公斑羚身上的重任,因为它背负的是大家的生命。只有它想出出一个让大家免遭灭绝的方法,大家才有生的希望。